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多高才能捅破本科教育“天花板”——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教改初探

多高才能捅破本科教育“天花板”.jpg

“能有机会参观钱学森老先生曾经工作的地方,聆听钱学森的故事;还有机会参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小行星与深空探测,甚至还可现场观看航天发射……”一系列近距离感受航天精神与航天科技魅力之举,尽在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菁英班”。

“‘航天菁英班’将首次面向西安交大大一、大二本科生,预计选拔2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近日,“航天菁英班”的招生通知在该校主页公告栏、钱学森学院网站及公众号“西交钱院”一经公布,顿时激发众多西安交大学子献身中国航天事业、投身国防建设的热情。

如何使更多拥有“飞天梦”的学生乘势起航?如何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办学内涵追求,进而解决“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这一“世纪之问”?西安交大钱学森学院正尝试在本科教育阶段深度突围。

院系整合,直击教育教学“管理真空”

2016年,恰逢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生105周年,西安交大作为钱学森的母校,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以“钱学森”命名的“钱学森学院”。

“钱学森学院的成立整合了西安交大30多年来形成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集大学优势教育资源为一体,形成了系统化探索和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教育实体。”该校副校长郑庆华表示,钱学森学院作为西安交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田,将以实际行动回答钱学森的“世纪之问”。

钱学森学院与一般教学学院相比有何不同?新学院针对以往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有何创新之举?

以本科生院理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以钱学森学院践行因材施教。“本科生院将原来的150余个系整合为55个系,筑牢教学根基,夯实教育教学的‘最后一公里’。”郑庆华指出。

没有学科建设任务,只专注本科教学,如此就更加明晰了拔尖创新人才特色培养和统一管理路径。

“以往,相关学院不可避免地存在对试验班具体培养方案落实和教学监督管理的责任不清或认识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试验班学生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大理工科专业通识教育和双向自由选择专业等个性化较强的育人机制,因此书院教育教学管理也难免存在与学生专业培养对接不匹配问题,均不利于试验班学生的全面发展。”钱学森学院副院长杨森介绍。

可以说,钱学森学院改变了过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学院和书院所出现的‘管理真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管理碎片化问题。

钱学森学院主要负责少年班、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理科试验班及医学试验班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各类试验班每届共有学生430人。

“以前在少年班,学籍挂靠在电信学院,到了钱学森试验班,学籍又挂靠在电气学院。现在所有试验班学生的学籍都由钱学森学院统一管理。”孙宇豪是从西安交大少年班毕业进入钱学森班学习的学生,他认为钱学森学院给了他神圣的归宿感。

深专广博,课程设置提升核心素养

针对本科生的培养,钱学森学院希望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能“集大成、得智慧”。因此,“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扎根学院。

加强大类通识教育是钱学森学院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抓手,在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类课程,如艺术思维与方法、艺术欣赏与创作(音乐、陶艺、建筑)、创新思维培养等课程,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钱学森学院给每个试验班都制定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如数学试验班在分析、代数、几何、方程等数学核心课程基础上,还开设基础数学、科学计算、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统计金融等交叉学科基础课程。

而有着30多年办学历史的少年班,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大学与中学的教育衔接,课程体系以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技术科学及工程技术为主干知识部分,以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及军事科学为辅助性知识部分,以其他科学技术为常识性知识部分,实现专博相济、深专广博的统一。

“刚上大一,我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还不太确定。但在钱学森学院,我能接触到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艺术与思维等钱学森班特色课程,从而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了更多的不同学科知识。”孙宇豪表示,这种培养方式让专业视野更开阔。

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学术与实践

钱学森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不设“天花板”,进一步探索校企院所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之道。

钱学森学院成立当天,即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相关科研院所携手,联合共建“航天菁英班”,采取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的育人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让西安交大航天航空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置身于苍穹之下,更能贴近孕育人才的成长现实。

“要真正使学生认识到,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用航天航空先进知识武装自我。”杨森副院长强调。因此,西交大不仅对“航天菁英班”独立设班,而且培养计划也是单列的,特色航天类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实习课程和专题讲座等。

合作导师制是“航天菁英班”推出的与独立设班相配套的组合拳:特别邀请航天院所的高水平火箭专家、卫星专家及导弹专家等担任钱学森学院荣誉教授,为学生授课,带领学生掌握航空航天前沿科研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

“航天菁英班”学制两年,独立设班,其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实践实习及钱学森大讲堂。在理论课程和实践实习环节,学生可以聆听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刘海滨、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规划推进研究所副所长周晓纪等“航天大牛”讲授航空科技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任重道远,西安交大探索也将不止于此。

依托“航天菁英班”,西安交大深度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在科研与实践等方面的合作育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前沿。目前,该校已陆续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签约共建了创新创业学院,联合探索高校双创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把钱老的精神和智慧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像钱老的恩师冯·卡门一样,发现造就更多像钱老一样伟大的学生。唯有如此,钱学森学院才能延续和传播大师风范,唯有如此,才能成为造就未来大师的摇篮、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沃土。”薛惠锋院长说。

▶▶ 校长观点

激活大学教育的基层“教学细胞”

王树国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能否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双一流”建设成功之关键。

要突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瓶颈,我们面临一系列纵深改革的挑战:传统的专业化与“标准件”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单声道”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不出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好奇心,“应试教育”忽视了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心理、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课程体系过于僵化,受“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导向和评价体系的影响,教育教学并未成为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解决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理清根本任务,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探索“通识教育+宽口径厚基础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西安交大本科生院作为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机构,重组优化了本科生培养管理和服务机构,建立健全“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体系,全面激活大学教育的基层“教学细胞”,激发办学活力,从根本上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