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本土经验”更吃香

在不断深化区域教育改革的今天,校长只有通过培训学习,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才能使自己更加趋向专业化、学术化。而今天的校长培训,就需要根据不同区域、层次、类别和岗位的需求,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以满足其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专业素质要求。

目前校长的培训形式和内容有哪些?校长的需求是什么?校长培训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郊区县培训课程体系待完善

中小学校长的成长既离不开国家、省市一级研训部门和高校的学习,也离不开区县级干部教师研修部门的培养。目前,北京市大部分区县教师研修部门都已积累了丰富的干部培训经验,东城、西城、朝阳和海淀等区在校长任职资格培养、学校干部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和课程体系。

东城区针对不同层次的干部群体,构建了教育家培养工程、名校长培养工程、骨干校长书记培养计划、新任校长书记培训、副校长培训、全员培训六个层级培养体系。从基础全员、后备人才、新任干部、骨干队伍和拔尖人才五个层面,开设了学员自主选学的“菜单课程”。

“菜单课程”涵盖政策法规、综合知识与素质等六大课程板块,自主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思潮、办校方略、人际沟通等十余门培训课程。

近几年,朝阳区教师研修部门也积极优化了校长培训内容,构建了12个培训部的课程体系框架,论证设置了80多门干部教师培训课程,并委托朝阳分院按干部教师发展阶段编写10种专业必修课核心教材及30种辅助教材;按干部教师发展需要编写人文、技术、科学、道德法律及审美素养等5套公共选修教材。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职业诉求,因人施训,因人施教。

海淀区除了利用传统的培训方式以外,还建成了海淀教师研修网和优秀课程资源库,为全区干部教师提供了更为及时、有针对性的教研和科研服务;2011年,顺义区干部培训部门借助专家顾问团队资源,自主研发主题模块培训课程。目前已面向全区中小学干部推出《干部听评课》《干部角色定位与执行力提升》《思维导图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问卷调查法的实施》等9门主题模块课程。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陈丽教授分析认为,北京市城六区具有师资力量扎实、专家资源丰富等方面的优势,因而在干部培训和课程体系建设能力上要明显优于远郊区县。“一些主城区的校长培训课程体系须经专家论证之后才能开设,课程体系科学,内容和层次明晰,主题也非常明确。”

校长实际需求亟须解决

教育专家表示,目前北京市各区县教育改革力度比较大,很多中小学校都进行了合并或更名,一些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一贯制学校、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越来越多。教育改革的政策已经走在研究的前列,使得研修部门培训缺乏一定的深度和针对性,因此在培训效果上并不乐观。“很多校长在学校管理、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都感到很迷茫。”

相关区县教师研修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区域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校长们越来越重视与自己管理相近的“地方经验”了,形势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使得一些可借鉴性强、易上手、见效快的实践经验,更受校长们欢迎。因此,如一些“本土化”的名校长工作室、校长沙龙交流、培训可能会越来越受重视。

近年来,西城区通过实施“教育家工程”,已经举办了多场优秀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和优秀书记党建经验交流会,梳理和提炼出了不少先进思想和经验,也推出了一批教育家型校长;通过实施“牵手工程”,成立“名校长工作室”、“校长书记工作站”,发挥名校长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培养了骨干校长队伍。

丰台区自2011年以来,实施了“卓越校长队伍梯次建设项目”,建设知名校长专家指导团、骨干校长工作室、优秀青年校长工作站,举办丽泽中学、丰台五小、丰台一幼等7个单位办学实践研讨会,传播一线校长鲜活的实践经验。

密云县通过实施“校本培训基地校建设”、“学校发展提升工程”,帮扶重点学校,实现校本培训工作的重点推进、引领辐射作用;平谷区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站上去”的培训形式。除了专家引领外,该区更注重让干部站到前台,畅谈经验与问题,进行自我培训。

此外,延庆县的“两级四类”培训、门头沟区的“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等都是着眼于区域教育改革,以问题和经验为切入点,为一线校长提供可借鉴、操作性强的培训方式和学习内容。

国际化培训呈现新趋势

目前,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拓宽国际视野的形式有多种,包括区县两级教委组织出国交流学习,开展市区级国际合作项目,利用“对外交流窗口校”或“奥运同心结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等。

2001年,北京市为了应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基础教育面对的挑战,首次面向全市选拔了50名校级后备干部赴美进行为期18个月的留学教育。目前,这群基本素质高、具有广阔教育视野的学员,早已成为北京市各区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人大等单位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北京市也开展了很多国际交流项目,如中英合作项目,通过英国使馆教育文化处,邀请英、美、加拿大等国的专家,来京交流访学或下校指导。10年前,海淀区教委引进了“海淀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一方面帮助校长了解英国的中小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学校领导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改进学校管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2011年,由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与多所国际学校合作设计开发的北京市中小学干部教师“国内访学计划”正式启动,干部教师通过深入国际学校现场学习,直观地感受教育国际化的办学实践,借鉴课程和教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校长们通过理论学习、广泛访学、浸润式访学等不同形式,了解学习不同国际学校的课程模式、管理方式和德育工作等,该项目每年大概培训100多名校长教师。

尽管现在各区县都有自己的出国研修项目,但综合政策形势和培训效果等因素来看,类似“国内访学”这种“请进来”的培训形式,对区县学校干部教师培养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了。

专家观点:国内访学将成校长研训“必修课”

据北京教育学院“国内访学”项目负责人、该院副院长杨志成表示,“国内访学”这一培养模式事半功倍,既节省了出国时间、经费,又能够使校长把所学直接与学校管理相结合。依托北京市一些优质国际学校或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同样能够达到拓宽校长国际视野的目的。

下一步,北京教育学院将对该项目进行拓展,“国内访学”将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来运作,而是把培训项目变为一种培训模式,在各类校级管理干部的培训中都要嵌入“国内访学”课程,进一步满足校长拓展国际视野的需求。杨志成预计,该项目每年能够培训300至400名校长,北京教育学院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长进行整轮培训。

“通过参与如北京教育学院‘国内访学’等一些市级培训项目,或是借助高校国际交流资源等,把国际教育专家请进来,让北京校长能够与世界顶尖的基础教育水平进行对话,进一步提升北京市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杨志成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