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督导实效有三法

作者:裴伟国    

督导的本质是帮助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督促学校科学管理,但由于督学与督导对象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不协调的地方,导致督导工作难以产生实效。究其原因,一是督学责任区内学校数量多且分布不均衡,再加上缺少专业督学,导致督导工作不能因地制宜,效果不佳。二是由于沟通渠道不畅、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督导对象的认识有偏差,单方面认为督导是挑错、揭短,不愿意接受检查。三是部分督学对职责把握不准,接受的专题培训不足,造成督导结果没有说服力,与学校之间出现隔阂。针对督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河南省宜阳县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积累了提高督导效率的3条经验。

精心组织,科学部署督学工作。根据宜阳县学校分布特点,将全县366所学校划分为19个督学责任区,公开选聘50名督学开展督导工作。每个督学责任区成立责任区督学工作小组,设组长1名,配备2至4名督学。县教育局要求,各乡镇聘任的督学必须是本乡镇在职或退居二线的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或干部,因为本地督学对当地的情况更熟悉,便于发现学校的问题,而且由于督学居住地距离学校相对较近,方便沟通,也便于及时解决问题。

健全制度,建立督学长效机制。为避免督学工作的随意性、临时性,宜阳县注重制度建设。

第一,建立专题督导工作制度。各督学责任区制定年度及学期督学工作计划,力求每次督导都能起到指导、帮助学校的作用。同时,督学结合辖区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和随访督导,而且每次督导都要有登记、有照片、有交流、有反馈、有建议、有报告,并每月按时向上级督导部门上报。

第二,建立督学工作月报制度。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县督导室每月安排人员逐一落实,坚决做到抓住问题不松手,彻底解决才罢休。

第三,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定期举办会议,向全县督学通报工作情况,布置工作任务,传达学习督导文件,开展督导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宜阳县已经召开年度专题会议4次,发放督学工作手册500本,业务知识培训3次。

第四,建立督学评价考核制度。将督学对学校的评价纳入校长年度考核,同时将日常督导活动情况作为综合评定学校工作的标准之一。

第五,建立督导结果通报制度。将督学的督导活动及督导结果每月发布在宜阳教育网上,通过县内督导宣传平台,褒扬先进,激励后进。

加强培训,提高督学工作水平。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以来,宜阳县坚持先培训、后督导,每学期初,对全县50名督学集中进行培训,学习督导的相关制度与规范,让督学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依据是什么;坚持依手册、再督导。因大部分督学都是兼职,对督学工作不熟悉,单凭一次培训不能熟练掌握督导条例和办法。为此,宜阳县把有关条例和要求汇集成册,发放给每个督学,让督学依据手册,边学习边开展督导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为切实履行督导职责,我们要求宜阳县督学争做教育系统的“铁包公”,到学校督导检查务必做到能发现问题,并能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源,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吹毛求疵、高高在上的工作作风。而这一系列举措的目的,都是为了逐步规范督学行为,使督导工作更贴近学校实际,督导方式更具服务性,督导结果能促进学校发展。

(作者裴伟国,单位:河南省宜阳县教育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