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映日别样红——记十九大代表高靓

在中央国家机关选举出的十九大代表中,来自中国教育报刊社的记者高靓才36岁,是名副其实的“青年一族”。

采访高靓正是北京天气最热的时候,荷花开得正好。她那年轻的面庞和浑身上下散发的朝气,让记者不由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句。可她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深刻认识,对记者岗位的深入思考,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都是对“小” “才” “露”等字的反证。为此,记者不得不改弦更张,重新拟就本文标题。

探寻路径

高靓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到中国教育报社工作,最开始是做国际教育专刊。

教育专业背景再加上英语专业八级的优势,让高靓一上手就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世界各国的教育各具特色,教育改革精彩纷呈,仿佛是一座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让高靓目不暇接。

但是很快,她就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怎么能让读者读到更多一手信息,而不仅仅局限于编译国外报纸、网站的新闻。一个偶然的机会,编辑一篇转来的使馆教育处的稿子,她一下子意识到这个庞大的队伍可能是宝贵的资源。

为了认识更多驻外工作人员,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报纸,她利用采访年度驻外会的机会,把有他们个人稿件的报纸加上自己的名片一一装进信封。在会议休息时,她一个一个地找,一份一份地送。结果,拿到报纸的人高兴,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一次就结识了一大批作者。

高靓并不满足自己的收获,进一步思考形成激励的办法。第二年开会前,她把全年刊发的文章,按照国别、时间、篇幅汇总成表格,发给了教育部有关司局。结果,这些数据被采纳,并且在大会报告中提及。发稿最多的使馆很有成就感,而发稿不多的使馆也进一步询问选题和要求。到了第三年,开始有人主动关注发稿数据。

高靓努力追求的是让读者不出国门而知国外教育,并且对国内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所启发。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权威、可读的内容,她还争取各种机会进行面对面采访,先后对美国前教育部长、英国教育大臣、瑞士教育和科研国务委员等数十位国外教育官员、校长、专家学者进行深度采访,推出了一批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稿件。

对于工作中的每个方面,她都对既定的局限寻求突破。从国际教育新闻简单的编译到进行综合报道,再到进行全面分析从而研判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再到进行面对面高端采访,她是进而又进,精益求精。因此,她负责的国际教育专刊好版好稿数量在社内连续多年名列第一,并在社外形成品牌,引起强烈关注。

挑战自我

就在高靓对国际教育专刊的工作做得顺山顺水的时候,却在岗位聘任时主动提出离开——到新闻中心做记者。

问及缘由,高靓说:“这算是一次自我挑战。做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只了解国外,不了解国内,只做编辑,不做记者,都无异于瘸腿走路。我希望拓展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岗位锻炼补上这一课。”32岁,在对于一线记者来说已经偏大的年龄,她选择从头学起。

“不夸张地说,到新岗位比刚上班还不适应。”高靓坦言。采访领域,不熟,采访线索,没有,更何况还有过去的业绩作对比,真是压力山大。但她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一个最基本的办法,就是不辞辛苦,扎实做好每一次采访报道。

清华大学第一次实施“自强计划”招录贫困生,新闻发布会的资料很充分,依此完全能出一篇过得去的消息。可高靓,却要到考试现场看一看。时值初冬,天空飘着雪花,她开始了对在考场外等候的家长的采访。等到考试结束,她又接着采访学生。当其他媒体对此几近千篇一律地以学校的视角进行报道时,高靓采写的文章由于多出了家长和学生的心声而更加丰富多样,也由于亲临现场而更加生动鲜活。这篇消息被评为报社年度好新闻一等奖,其时,高靓到新闻中心当记者不过两个月。

教育部组织中央媒体采访团,到北京十一学校了解其教育改革经验。为了给读者更好地呈现这场改革的精髓,高靓没有急于发稿,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跑学校,找不同岗位的老师了解心路历程,到学生开设的商店、举办的社团一探究竟,到课堂上观察改革带来的变化,约请家长谈对改革的看法,前后历时3个多月,数易其稿。最终,和同事一起完成了《追寻教育的本质》、《寻找变革的力量》、《在变革中突围》等三篇长篇系列报道。教育部办公厅特发来致谢函予以肯定。这组报道被评为全国教育好新闻一等奖。

从豆腐块的小消息,到几千字的长篇通讯,从短小精悍的评论,到跨度多年的述评,高靓把每一次采访当做学习,迅速将自己锻炼为一名全能型记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到记者岗位的第一年,高靓的好稿数量再次位列全编辑部第一名,且连续保持多年。

教育情怀

高靓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教育,当年上大学也是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录取的。许多人不解,来自北京的考生自身条件如此之好为什么选择教育。高靓对此坦露心声,祖父和母亲都是教师,让她从小认识到教育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而做一名教育记者,则能够在更大的平台上为教育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学所做,正是自己当初最心仪的选择,她觉得自己很幸运,也更有责任把工作做好。

做一名好的编辑记者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付出。出差跑新闻,路上写稿,熬夜到凌晨,都是家常便饭。因工作紧张,高靓曾一再推迟怀孕计划。2014年高考期间,她向领导和同事隐瞒自己已经怀孕的情况,高考当天,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12点,带领团队完成了对考点、指挥中心、试题分析等系列稿件的撰写和统筹,又忍着强烈的孕吐反应,坚持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招生录取报道。

初为人母,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更考验着一名女记者的担当。今年年初一个周六的下午,高靓正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在公园里玩,突然接到单位电话,由于同事有事,需要马上接手对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的采访,截稿时间第二天。高靓二话没说,把孩子送回家便直奔会场,开始采访参会的教育厅长,第二天如期交上了《要在“干”字上下功夫——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观察》一文,准确向全国教育系统传达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做好2017年教育工作的思路、方法和要求,向社会传递了政府部门注重教育公平、狠抓落实的决心,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不管在哪儿,在干什么,只要一个电话,马上出动。”高靓用行动诠释着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两会采访历来被视为新闻工作中的硬仗。时间紧、任务重,是对记者专业素质和抗压能力的双重考验。今年3月,高靓主动请缨,带领3名同事承担全国政协会议的报道工作,出色完成报社的整体策划,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有效“向教育宣传两会、向两会宣传教育”,其中对部长通道的报道受到中国记协的表扬。当然,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连续十天每天回到家已是深夜一两点,期间孩子发高烧、过生日、母亲突发高血压,也只能是言语安慰几句,第二天一早咬牙又走了。

对于怎样坚持下来,高靓笑着说,“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健忘。当看到读者说我的某篇稿子是‘难得的好文’,当看到采访对象在更艰苦的条件下兢兢业业工作,我就会忘掉自己的辛苦。”

高靓就是这样,深入采访,反复改稿;深入思考,不断突破。连续4年因业绩突出,被评为中国教育报“拔尖编辑”、“拔尖记者”,连续6年获得报社“优秀工作者”称号,成为单位最年轻的具有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被聘为业务通道最高级别“首席记者”。

她的作品先后获得全国教育好新闻奖、中国产经新闻奖、全国政协好新闻奖等多个奖项,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北京日报》、人民网、求是理论网等重要媒体转载摘录。她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当选十九大代表,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社会和百姓也高度重视教育。作为一名教育新闻工作者,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学习提高,努力传播改革经验,为教育更好发展鼓与呼,我责无旁贷。”高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