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 龚德凌: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1987年,龚德凌大学毕业分配到芦溪县一乡镇学校,为积极响应支援山区教育,他主动要求到芦溪县地处偏僻的学校任教,从此开始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教育生涯。从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到源南学校党总支书记,龚德凌在这偏炽热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凭借着对党的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他硬是将一所贫困乡村学校,办成了全国闻名的“人才摇篮”。

十九大代表、芦溪县源南学校党总支书记龚德凌:当时一到源南学校我就懵了,这个学校啊,非常的破烂,校园面积不大,大概只有四亩,一个四合院,住宿条件也非常的艰苦,我们三个一起住,实在住不下(我们)轮流睡 。

源南学校原来的校园面积不到四亩,办学条件很差,为了改变学校面貌,龚德凌多方争取资源和资金近五百万元,新建了教学楼,整合翻新了宿舍楼、综合楼,新建了一流的塑胶跑道,配齐了体育运动设施,逐步将校园面积扩大到了46亩,对校园进行全面硬化、绿化和美化,将源南学校建成了当地一所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花园式”校园。同时,源南乡多所村小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十九大代表、芦溪县源南学校党总支书记龚德凌: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当时)在源南这个地方也有这种想法要调出去,可能是父母对我的影响吧,父母勤劳一生,对子女的要求特别的严格,教育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所以就在那里凭着一种对教育的执着,对教育的爱,就这样坚持下来。

龚德凌是从基层走出来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每次党代会前,他都会深入到群众和基层走访调研,收集意见或建议,为了更好发挥党代表的作用,他在学校成立了“龚德凌党代表工作室”,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党牵线搭桥,打造出“五联五做”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多次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员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