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承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广东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
网络服务平台

[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研修课例

作者:化学教研组     来源:宜宾市四中     2017-09-22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教材高二年级第二章《化学平衡》。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执教教师与高一、高三备课组长

课例特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学生理解相对较难。所以,我们化学教研组选取了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在授课模式上进行探讨。为了适应分层教学,我们分别在三个教学班实施三种教学模式,经过执教教师说课、上课、研究教师听课、评课及个人反思、总结,逐步改进,三次重复,后探索出了适宜化学理论教学,能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课例内容:

一次课例: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

从表层讲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教学目标是学生初步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并会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执教教师在说课时谈到了自己对重难点突破方法:通过大理石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学生对比生成气泡的快慢,得出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演示双氧水与分解实验的对比,得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关于压强和温度的影响,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抽象的过程,感受结论的得出,然后由老师从理论实质上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最后通过习题练习加以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由复习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不同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的快慢程度不同引出新课。提出疑问: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物质的性质)。接着设问:当反应物质相同时,改变其他条件会不会对反应的快慢进行影响?这样引出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外界条件,没有用实验的手段进行引课。在四个影响因素的教学上,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并有适当的学生活动。

(一)浓度(10分钟)

演示实验:大小、形状相等的大理石分别和等体积1mol/L、0.1mol/L盐酸反应,学生观察,比较现象,然后由老师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理论分析引出了“活化分子”和“有效碰撞”新的概念。运用了学生熟悉的“投篮球”进行形象说明,增强了学生理解的能力。

(二)压强和温度(10分钟)

在这两个问题上,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实验,然后由教师引导、分析得出结论。没有进行学生讨论,延用了“教师讲——学生倾听”的模式。

(三)催化剂(5分钟)

在这个问题处理上,和(一)处理模式相同,演示双氧水在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MnO2的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学生观察实验比较教师给出结论: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的原因由老师阐述。

[课堂小结](教师讲)(2分钟)

[随堂练习](10分钟)

小组进行评课。本节课优点在于抓住了基础知识,突出了重难点,条理清晰,学生容易接受。但此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体现不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像一只口袋只是被动地接受,而不能积极地参与,只获得了表面知识,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知识,更不会主动地去探素,获得知识肤浅,没有深刻的烙印。表现在解题时不会应变和迁移,只能通过大量的习题加深印象,其结果是事倍功半。这样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高考中的能力试题,只是一种短期效应。这样的学习过程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不了探究式思维能力,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只感到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觉得课本可习题两脱节,无法把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指导教师郑老师提出了改进办法,应在师生互动方面加以改进,转变角色,让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边学生被动为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从时间安排上,老师少讲,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讲,重在引导,学生自学。于是产生了二次课例,即“自学引导”教学模式,教师起点播、导航作用。

二次课例:二次课例由梁霆老师执教,授课班级15班。采用“自学引导”教学模式,此模式分:自学达标→引导深化→练习巩固。

二次课例讲浓度和压强的影响。梁老师在说课时谈到了自己对重难点突破方法:通过老师做对比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得出结论,重难点由老师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习题练习加以巩固。

授课中,首先提出疑问:给大家1mol/L的稀盐酸和镁条、铝片、铜片,让学生通过做镁条、铝片、铜片与1mol/L的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现象,发现镁与盐酸反应最快,铜与稀盐酸不反应,由此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因素是什么?生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然后给加铝和稀盐酸的试管加热,发现放气泡的速度明显加快,可见,当反应物相同时,改变其他条件对反应快慢有怎样的影响?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教学。

(一)浓度(10分钟)

演示大小、形状相等的大理石分别和1mol/L、0.1mol/L盐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教师设计问题:两试管的现象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影响反应的快慢?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探讨、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二)压强(10分钟)

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实验,直观的演示对比实验,以2SO2+O2=2SO3为例,设计两个直观实验,1、在体积可变的容器,通过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让学生观察此时反应的快慢。2、在体积不变的容器,充人一定量的氮气使压强增大,让学生观察反应的快慢。学生发现在1容器中,反应明显加快,2容器中反应速率无变化。教师提出问题1:同样增大压强而1、2容器中反应速率变化不同。2:增大压强为什么会加快反应速率?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加了单位体积里的活化分子数——增大反应速率。

增大压强——反应物浓度无变化——反应速率不变。

[课堂小结](教师讲)(2分钟)

[随堂练习](15分钟)

小组进行评课,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重点突出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自学认知、观察实验、分组讨论、归纳总结、练习巩固这一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穿插了多媒体动化实验,直观、显明,印象深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授课过程中学生还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给出实验,老师操作,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总结答案等。学生尽管参与了,但还不够主动,自己提不出问题;尽管思考了,但思考的深度还不够;没有探索,就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不能激发学习的原动力。最后指导教师郑老师提出了本节课应该继续改进:把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从而产生了第三种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三次课例:三次课例由郑红侠老师执教,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授课班级高一(18)班。此过程分为:自学达标——实验探究——知识小结三次课例只讲浓度、压强对速率的影响。郑老师对该节课的重点突破手法: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做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引课与前面同样,给出镁条、铝片、铜片和1mol/L的稀盐酸,区别在于让学生设计实验、叙述操作、分析现象,然后再进行操作,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因素:物质的性质。然后由其他学生再提出其他方案,大家探讨其可行性。下一步让学生自己从不同方面改变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外界条件(比如铝片的大小、盐酸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加入其他金属加入其他固体盐或溶液等等),比较生成气泡的快慢。同学的设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他们的思维尽可能的得到发散。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当反应物相同时,改变其他条件对反应快慢有影响。引出教学内容。

(一)浓度给出试剂和仪器:大理石和1mol/L、0.1mol/L盐酸;1mol/LNa2S2O3溶液和1mol/L、0.1mol/L硫酸、若干试管。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叙述操作→简述现象→活动探究→得出结论。

学生发现1mol/L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比0.1mol/L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放出气快。

1mol/LNa2S2O3溶液和1mol/L硫酸比1mol/L1mol/LNa2S2O3溶液和1mol/L硫酸反应生成的黄色沉淀快。

[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下来还通过媒体演示了Fe和O2、Fe和空气反应速率比较,增强了直观对比性,更有说服力。

(二)压强(10分钟)

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动化实验,直观的演示对比实验。以N2+3H2=2NH3为例,设计两个直观实验,1、在体积可变的容器,通过压缩体积至一半,让学生观察此时反应的快慢。2、在体积不变的容器,充人一定量的氦气使压强增大,让学生观察反应的快慢。学生发现在1容器中,反应明显加快,2容器中反应速率无变化。让学生针对实验分别提出不同问题,教师讲解。然后围绕以下两个问题探讨1:同样增大压强而1、2容器中反应速率变化不同。2:增大压强为什么会加快反应速率?怎样从反应的本质上加以解释?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形象地说明。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种见解,形象生动,印记深刻。同时加强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建立起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从内心激发了求知的热情。

[课堂小结](学生小结)(2分钟)

[随堂练习](学生可以自己寻找习题,也可以设计习题)(15分钟)

小组进行评课,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重视了过程教学,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整个课堂都交给了学生。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从原理到操作,分组讨论,叙述方案,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思考,激烈的讨论,具体的操作,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相互提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会协作精神和互助精神。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模式,也符合现代高考的要求,这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长期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归纳能力、设计能力等。同时激发了学生兴趣,从内心热爱学习,产生了动力。学会迁移,从而学会了探究、学习、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会与他人的协作与交流,在以后的工作、科研中受益非浅,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新理念。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课例研究,我们小组进行总结,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要保证上好每一节课,应扎扎实实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法和学法,把学生的心理、个性和能力备入教案中去;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小组讨论,多说课、听课、相互评课,相互学习,开展教研工作;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探究新型的、符合现代教育的教学方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基础教育司 ⁄  广东省教育厅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