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设计

把课堂还给学生

摘要:教师和学生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化?实实在在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要学,会学的主翁。

关键词:学生、角色、主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化?实实在在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要学,会学的主翁?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下面就我个人对政策的理解,及工作的经验,谈谈自己看法。

一、课堂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

课堂到底是我们教师的还是学生的?其实我们心里都非常的清楚: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是我们教师剥夺了他们的权利,我们成了独裁者。当我们抱怨学生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系统,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缺乏自信热情时,有没有想到,我们给他们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了吗?我们给他们及时的肯定和赞扬了吗?除了考试的分数,我们还用什么方式评价过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对自己能有更清醒的认识?

然而我们熟悉的教学情境却是:教师拿着已经设计好的备课内容,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学生在不停地做着记录。老师间或提问一下学生问题。下课铃声响了,老师还在急急地要结束本课教学。当教师走出教室的时候,他/她舒心地松了一口气,教学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了,因为他/她认为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

我们的学生每天就是接收了老师送给他们的一箩筐一箩筐的知识,记在笔记本上,装在书包里,放在桌子上,拿回家去。老师希望——不是希望而是明确提出要求——他们必须记住,要会应用,要举一反三,要把知识渗透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去。

我们的教师是很敬业的,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把一本本的书发下去,把学生的一本本作业批过来,让学生去默写背诵记忆,抓学生订正错误,陪伴学生做作业到很晚的时间,苦口婆心地说服学生要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学生家长监督并签字。

二、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法教给学生?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的教师的实验是成功的,效果是显足的,但是,成功者不是很多。即使是成功的教师也不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还不能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程度。归结起来,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课堂的时间分配上,仍存在着教师占用的时间过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甚至有个别教师还在满堂灌。

(二)从课堂的活动空间里,教师活动仍局限在讲台上还没有真正从讲台走到学生里,学生仍局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难有表现自我的活动空间。

(三)当堂的教学效果,全班学生是否大多数都已理解、掌握?有多少人还没有真正了解,把握?是否体现面向大多数?教师心中无数。课堂里只满足于对学生的集体发问“是不是”?“是”。“能不能这样”?“能”。“或是”“不能”。这种机械回答。

(一) 教师要控制得住大局

虽然是探究性的开放型物理课,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课,但也应该是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而不是一堂乱糟糟的课,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各搞各的,像一个市场。初中学生的自制能力本来就是很弱的,现在还把很多时间给他看,给他讲,给他做。如果作为一个任课老师,压不住课堂的话,不但上这个课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让他们有一种感觉就是上物理课就是可以玩、就是可以说闲话、就是可以开小差、就是可以“闹翻天”的时间。这就与我们的目标越走越远了。我们的目的只是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知识,培养能力,了解社会。

(二)教师要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最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讲足一节课,学生只是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之后改变了很多,变成了老师以“提问启发式”授课,学生终于有了发言的机会;现在的课程改革则需要更进一步,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再想办法解决。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别人提出来的问题,你不一定有兴趣“帮”他解决,但是如果是你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你肯定会有兴趣、而且会想方设法来解决,人在生活中是这样,在学习知识上也是这样。

( 三) 老师要敢于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得到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现代的人不是看谁记住了多少知识,毕竟能记住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是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最有用的知识搜集出来。有些他们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你不一定要帮他们解决,因为他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结果,而是过程。他们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基本的技能,基本的动手能力,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到这个过程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说远点甚至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和一个只会依赖别人来解决问题的人会一样吗?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在学校里培养他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尤其重要。不要怕他们走的路颠簸,这是他们成长中需要的锻炼。现在信息流通很快,他们可以在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也可以请教别人,更可以上网去找,或者自己通过实验来解决相关问题,都可以,关键是他在其中学到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