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责任督学AB角机制 落实学校挂牌督导责任——上海市金山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总结

作者:胡锦中    

一、基本情况

2012年4月,上海市金山区聘任了13位退休和退居二线的校长、资深教研员和机关科室长担任责任区督学。2014年,根据上海市教育督导室要求2名责任督学共同承担一所学校的挂牌督导任务,分设A、B角色的要求,金山区将3名专职督学充实到督学责任区,由特级校(园)长、特级教师和督导室负责督学工作的副主任等具有专业引领能力的督学担任挂牌督导的A角,又从学校选聘部分党支部书记或副校长担任责任区B角督学。金山区共选派了12位A角督学、95位B角督学,完成了95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挂牌督导工作。

二、工作经验

2014年,金山区在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督导与执法事务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了历时近一年的《中小学责任区督学挂牌督导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金山区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了以下工作经验:

(一)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反思改进,确保责任督学更好地履行职责

金山区督导室在已有“一月一次例会、一月一次随访、一月一期专报、一月一次整改反馈”工作推进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问题,开展了历时近一年的《责任区督学挂牌督导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方案及细则。督导室分别邀请高中、初中、小学的督导员,听取他们意见,完善方案及细则的修订。根据督导室、挂牌责任督学和联系学校的各自特点,明确职责定位,规范工作基本准则,制定相应的制度,相互协调,高效运行,实现督导室、挂牌责任督学和联系学校 “三位一体”功能的最大化。

为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规范责任督学的随访行为,责任督学每次进校随访时要做到“六个一”:即至少观课一节或参加一次校内教育教学活动,至少与2名以上教师、3名以上学生谈一次心(话),至少发现一个问题,每校每月至少要写好一份随访督查记录,每学期至少要提交一篇专题调研报告(或减负情况督查专报),每年度对责任区学校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在实践中学习与思考、提炼和反思,提高了责任督学的专业素养。

(二)研究新情况,推出有效的培训、考核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1.推出有效的培训机制。建立了责任督学学习研讨制度,坚持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原则。第一,每月10日之前,根据本月随访督查的重点,将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和金山区出台的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打成文件包发送至责任督学的邮箱,供责任督学自学。第二,每月下旬,组织召开责任区组长或全体督学会议,就当月的《督学责任区专报(征求意见稿)》开展研讨活动,在汇总梳理文稿中提高责任督学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第三,开展网上交流研讨,将优秀的督查月报发送至平台分享。此外,还建立了学校督导员的定期培训制度。金山区从去年10月起,要求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设置了学校督导员,由学校副校长担任。该区督导室通过建立QQ群和开展一月一次的培训交流活动,助推督学成长为“全面教育质量观的引领者、教育政策法规的准确解读者、学校自评信息的分析整合者、自评工作的组织协调者、学校发展的促进者与经验提升者”。该区督导室安排学校督导员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综合督导或专项督导,在与市专家近距离的交流中,让他们学习用专业眼光去审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领导能力和反思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2.推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该区督导室制定了《金山区责任区督学岗位责任制考核细则》和《金山区教育督导调研报告奖励细则》,将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要求责任督学每年要撰写一篇专题调研报告,每学期要撰写一篇督导案例分析,要高质量地填写市督导室下发的《督学工作手册》。该区督导室将在职责任督学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与个人年终工作业绩挂钩,与工作报酬挂钩。同时,该区督导室还建立了督学退出机制。在新一轮换届中,有5位责任督学没有再续聘。

(三)创新AB角中B角的新构成,合理搭配,建立灵活的随访督导及科学有效的自评机制

为推动责任区督学AB角制的合理搭配、有效运作,金山区建立了分工合作机制。按照学校地域分布,将全区划分为4个督学责任区,12个督学小组。每个责任区督学小组确定一名A角督学,主要负责组织随访检查和开展“他评”工作;每所学校确定一名B角督学,负责组织学校的“自评”工作。金山区制定了学校B角督学管理办法,制定了B角督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交流经验;制定了反馈信息机制及资格证书制度,加大B角督学学习培训和考核力度;制定了金山区学校B角督学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量化指标,努力提高学校B角督学的政策理解、指导协调、微观调控和组织能力,推动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AB角督学新组合,合理地处理好学段和空间的关系,有效地发挥督学的专业指导作用,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在责任督学的配置上金山区真正体现了“专兼职结合、管理类和专业类结合、区域覆盖和学段分类结合”。实践证明AB督学的新组合,真正体现出整个责任区督学运行过程中的互补性、协调性、灵活性,与以前相比,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探索建立了校内督导自评机制。发展性督导评价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学校构建自评发展机制。为提升学校发展的内生力,我们给责任督学下发每月责任区督查重点的同时,也将相关的随访要求下发给各学校,便于学校组织自查。每月,各学校都对督导室下发的督查重点开展自查自评,并在行政会议上汇报本月责任区督查主题的自查报告,让全体行政人员了解教育政策法规及市、区教育改革重点项目在学校的推进落实情况。校内督导自评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强化了学校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反馈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弥补了部分责任督学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老化、专业指导能力不足的缺憾,避免了“成绩秀”倾向的无限扩大。

建立了督导结果及时通报制度。我们每月将《责任区督学专报》通过办公平台发送给全区各中小学校、区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机关全体人员,同时发布到金山教育督导网。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查阅到每月的《责任区督学专报》,增强了随访督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建立了督导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度。在学校绩效考核方案中,金山区将挂牌督导结果和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考评问责结合起来,要求学校在评优评先、干部任免和教师考核上要充分听取责任督学的意见,责任督学具有“一票否决”的建议权。

三、问题和思路

在实践中,在金山区的责任区挂牌督导工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责任督学的工作质量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表现为:①个别督学缺少对责任学校亮点经验的发现,更谈不上梳理和提炼,也缺少对存在问题的发现和思考,每月督查上报的《督导情况汇总表》总是寥寥数语。部分责任督学实践经验丰富,往往注重口头指导,但在书面材料的积累上还有所欠缺。②个别责任督学由于学段背景的缺失,专业指导能力不足。③个别责任督学观念落后、知识老化,缺少对教育政策法规和教改新理念的学习和思考,容易异化教育政策和要求。二是责任督学的角色定位存在错位现象。其表现为:①存在“成绩秀”的倾向。每月的《督导情况汇总表》只说督查中发现的成绩,不说存在的问题,教育督导部门不能及时掌握一线最真实的情况。②个别督学乐于当学校的民意代表,乐于“督政”,乐于通过当“传声筒”与学校构建融洽的合作关系,总是向教育局行政管理部门提意见,但是,对学校的违规办学行为避而不谈,教育督导部门仍然是通过信访举报才知晓,责任督学前置监督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等等。如何构建责任区督导有效的运行机制,真正使责任督学发挥“服务于校长、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上海教育的转型发展”的角色价值,成为了金山区教育督导部门在管理中的实践困扰。

针对这些问题,金山区督导室将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探索责任区督学挂牌督导结果的有效运用。金山区将进一步重视督导结果的研究和处理,通过建立督学责任区工作台账,对问题整改、研究、建议落实情况实行销号制度,每半年向局长办公会议专门报告一次整改落实情况,并将及时整改情况与职能科室的考核挂钩。二是推动责任区督学AB角机制的合理搭配、有效运作。金山区督导室正在探索建立学校督导员制度,探索“自评”与“他评”的有机统一和有效衔接机制。但在责任督学的配置上真正体现“专兼职结合、管理类和专业类结合、区域覆盖和学段分类结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