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反应。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特征,它以感知觉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再利用已学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推理和判断,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即为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要求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历年地理高考考试说明都说明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探究地理问题还是考查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都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打造有思维深度的地理课堂,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教研组以“农业”为主题,打造了一系列课程,为构建有思维深度的地理课堂提供一个案例。课程标准对农业部分的要求主要有三条:一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二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三是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四个题目:《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水稻种植业分布为例》、《盘锦芦苇》、《以色列的农业奇迹》、《区域农业发展-以孝儿镇为例》。题目选择紧扣课标,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思维的逐步引导与延伸。
《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水稻种植业分布为例》教学设计思路:
《盘锦芦苇》教学设计思路:
《区域农业发展-以孝儿镇为例》教学设计思路:
《以色列的农业奇迹》教学设计思路:
在整个系列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课程标准,将课标要求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视的区域中,通过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为例,通过深挖农业的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人”即是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生产力”即要考虑的自然因素,而影响自然生产力的因素包括光、热、降水、温差,水源数量、水质,土层厚度、土质、肥力,地形开阔、平整等等因素。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道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使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问题组二: 将宁夏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进行比较,问题组三:将东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两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纵向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的比较。进一步理解自然因为对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比较与分类思维能力。
归纳水稻种植业的分布特点,比较不同地区水稻种植分布的差异。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差异、辨明原因,同时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中中国到具体区域的水稻种植的分析,让学生考虑问题,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理解整体与局部关系。让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最后总结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以及如何影响农业,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最后的总结和概括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是在学习基础上的归纳和提升,既有利于学生将外在知识变为自身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从以上课堂设计思路中,可以总结出提升思维深度的一般方法。
首先,选择特定的区域和适合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即为区域认知,特定的区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区域认知的重要性,只有对区域的整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一个认知,才能全面理解该区域发生的人类活动。适合的角度的有利于层层递进、纵深推进设问,让课堂紧凑而且学生参与度高。比如选择中国盘锦,芦苇的种植。
其次,小切口、大纵深,挖掘知识内在联系和深度。针对所选取的角度,层层设问,逐渐深入。如《盘锦芦苇》和《以色列的农业奇迹》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以孝儿镇为例》都是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层层设问,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锻炼其综合思维能力、整体思维能力。
第三,注重设问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通过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比较,可以提升学生的比较与分类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最后,注重学生的自我归纳与总结。让知识充分过手的同时提高其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新地理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所有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都离不开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课堂的思维深度的提高,是贯彻核心素养和学生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