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正文

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案例研究

欧洲是近代高等教育发祥地,拥有众多知名高等学府,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就有跨国交流学习的传统。为顺应全球化的趋势,欧洲联盟通过制定并推行战略性政策与行动计划大力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启动于2004年的“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 Mundus)伊拉斯谟是16世纪初欧洲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Erasmus的名字,Mundus在拉丁文中代表世界。“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是欧盟为推动欧洲与世界其它地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而开展的重要项目。该项目提高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于世界其它地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一定的示范效应。研究“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产生与发展、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之处,有助于深入了解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把握与认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创立背景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是欧盟吸取另一个高等教育交流旗舰项目:“伊拉斯谟计划”( 全称为“欧共体高校学生流动行动计划”) 的成功经验,开设的一个面向世界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欧洲委员会于1987年启动“伊拉斯谟计划”,通过开展长短期的人员往来、学分互认、科研合作与校企合作等活动,推动成员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间开展国际交流。此举的目的是配合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水平与整体质量。1991年,随着欧洲联盟的建立,如何进一步促进欧盟各国之间高等教育一体化成为各成员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1999年,欧盟29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这标志着于博洛尼亚进程正式启动,在此后的 10年时间里打造出一个覆盖 47个成员国、可互相比较、协调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届时欧盟成员国家间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将更加自由与顺畅,具体表现为学分的转换与互认、人员流动与就业更加自由、更多合作项目以及国际化课程的开发。“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发展与进步

(一)“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一期(2004——2008)

该阶段的项目获得欧盟2亿9千多万欧元资助,由五个行动计划展开:(1)伊拉斯谟世界硕士学位项目资助由至少3个欧盟国家的3所高校共同开设的、可以有其它地区高校参与的精品硕士课程。被录取的欧盟与非欧盟国家学生在至少两个欧洲国家的两所高校就读,为期1至2年。学习结束后,获得以上学校颁发的联合学位、双学位或多学位文凭。至2008——2009学年,该行动计划共在欧洲高校设立了 105个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专业领域;(2)为参加伊拉斯谟世界硕士学位项目的欧洲以外国家的学生与教师提供奖学金,至2008——2009学年获资助学生约6000名,教师约1000名;(3)鼓励欧盟以外国家的高校通过参与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同欧盟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资助欧洲学生与教师到这些合作学校进行学习与交流.至2008——2009学年,已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非欧盟高校达60所,获资助到这些高校交流的学生约4000名,教师约800名;(4)通过合作消除与其它地区高校在诸如质量保证、学分认证、学位互认、课程开发与人员流动等方面的差异,加强欧洲高等教育的世界影响力和开放度。至2008年底此类项目已达50个;(5)为了争取亚洲、非洲、加勒比海与太平洋地区等特定地区的高等教育市场,开辟了针对这些地区的“合作窗口”,资助额达到6600万欧元,主要吸引这些地区优秀的研究生与学者到欧洲学习、讲学与研究。

(二)“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二期(2009——2013)

在第一期的基础上,“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二期获得欧盟约9亿欧元资助,由三个行动计划展开:(1)支持由 3所以上欧盟高校结成联合办学体,开办联合硕士或博士学位项目,其它地区的高校可参与其中。该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建立150个联合硕士项目与35个联合博士项目。2009年至今已建立的联合硕士项目达130个,联合博士课程达13个:(2)支持欧盟高校与非欧盟高校组成的合作联盟( Consortium) ,推动联盟内的高校间开展学术与学生交流并促进非欧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每个高校联盟应至少由5个高校组成,其中至少应有3所高校是欧盟高校。从2009年起至今,该行动计划支持下建立的合作联盟已达40个,极大地加强了欧盟与外部地区高校的合作与交流:(4)支持来自不同合作网络的欧盟高校与非欧盟高校开展诸如质量保证、学分认可、资格互认、课程发展与人员流动等教育合作的推广活动,拟资助的此类项目有100多个。从2009年起至2011年,受到“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二期资助的硕士生达4058名,博士生达346名,教师与学者达489名。

三“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意义与影响

(一)推动欧盟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与鼓励欧洲高校间合作交流的“伊拉斯谟计划”一起,通过推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使得学生在任何欧洲国家高校学习的学分都可以在自己的派出学校得到转换和认可。该项目坚持以“欧洲”为中心,吸引非欧盟国家的高校学生与教师来欧洲交流学习,使他们接触到欧洲各国的语言文化,培养他们对欧洲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好感,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国际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国际高等教育合作提升欧洲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实施也是与欧盟“教育与培训工作2010计划”(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0 Work Programme)以及”欧洲睦邻政策”(European Neighborhood Policy)相互关联与促进的。欧盟制定的“教育和培训2010计划”是欧盟为实现里斯本条约战略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计划的总称,是各成员国在教育和培训领域重要的政策合作框架。该计划鼓励各国达成的共同目标、指标和基准,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重点是促进欧洲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伊拉斯谟世界计划”也为“欧洲睦邻政策”高教领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持。制定于2004年,“欧洲睦邻政策”为避免欧盟扩大后与邻国出现新分歧,计划推动欧盟成员国与伙伴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合作,并进行教师、研究人员与学生的交流,从而促进各方的繁荣、稳定和安全。由此可见,“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对于推动欧洲国家高校与其它地区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处于世界的中心地位,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跨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提升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野与定位从欧洲地区内部这一相对局限的范围转向了整个外部世界。这种战略性转变将欧洲高等教育的影响推向了全世界,同时反映了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超越了原有地域的范围,正以欧洲地区为中心在更加广阔的世界范围延伸。在继续深化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同时,欧盟通过加强与外部地区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宣传推广欧洲高等教育以及吸引优秀学生与学者,将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至世界领先水平。在“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第一期中,欧盟积极鼓励欧洲高校与外部地区国家的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办联合课程,并开设针对不同地区与国家的合作窗口,全力推动与世界所有外部地区国家的高校进行学生与教师的人员交流。第二期的国际化目标更趋明显:继续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确立欧洲在世界高教领域的中心地位、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及发展第三国高等教育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在第二期中,非欧盟国家高校可以与欧洲高校合作开办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项目,获得了更大的参与空间。从参与计划的非欧洲国家来看,亚洲国家如印度、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所参与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所有非欧洲国家的40%。其次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占24%。有南非、印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参与项目数量也不断在提高。在非欧洲国家中,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非洲的南非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国,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第二期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使欧洲的国际化程度呈现跨越式发展,使得欧洲高等教育在全球化时代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三)实现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

在“伊拉斯谟计划”成功的基础上,欧盟又通过“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启动开辟了新的合作模式与领域,分别在第一期和第二期中加入了吸引世界其它地区高校学生来欧洲进修的奖学金项目、硕士与博士跨国联合学位项目、欧盟高校与第三国高校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提升欧盟高等教育吸引力的推广活动等内容。多年来,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一直在有计划地稳步发展,从欧共体成立时的 12个成员国发展到现在覆盖47个成员国的欧洲高等教育区;从简单的欧洲国家内部的学生交换发展和教师交流,到与欧洲各国与所有外部地区国家进行学生交换和教师交流;从欧洲国家内部高校间的短期联合学习项目,到国际间跨国联合课程、合作网络和项目。总体来说,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呈现飞跃发展和百花齐放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合作交流的形式、专业领域、院校、国家以及文化方面极大的多样性。

(四)彰显了欧盟高等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在第一期中开设了欧洲高校与外部地区高校硕士层次联合课程项目,共资助了103个联合硕士课程。而在第二期中,“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又增加了对于博士层次联合培养项目的支持,计划至2013年资助设立150个联合硕士学位项目和35个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并为一万多名学生或学者提供资助,总预算达4.54亿欧元。这些联合硕士与博士项目由3所以上欧洲大学组成联合体,非欧盟国家的高校也可以参与到联合体中,集合各方的教学优势打造精品课程。欧盟着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表明了欧洲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国际化理念的认同与重视,也代表了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

四“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不足与改进

虽然欧盟通过“伊拉斯谟世界计划”使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立、与非欧盟地区的跨文化交流以及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但也应当看到:该项目第一期( 2004——2008) 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与预期目标不符的问题和偏差,反应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该项目第一期计划资助4400名欧盟高校的学生与900教师到非欧盟合作高校学习与交流,但截至2006年,实际派出的欧洲学生和教师人数分别为1000名与230名。这与通过该计划到欧盟高校学习交流的非欧盟国家的2348名学生与402名教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欧盟国家中,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对该项目参与度很高。在2004年到2006年期间,这些国家获得硕士学位课程的项目占总课程数的55%,参与提升吸引力项目的高校数量也位于前列;而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承办的硕士课程只占总课程数的1%。根据欧盟2007年公布的“伊拉斯谟世界计划”中期评估报告,对于该项目第一期(2004——2008)存在的不足之处总结分析如下:

(一)与其它欧盟高教交流项目重复

由于“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一期覆盖的地域包括美国、加拿大与拉丁美洲等地区,鼓励学生和学者到这些地区与国家的高校进行科研合作,就难免与欧盟对美国开展的亚特兰蒂期(Atlantis) 交流项目/对加拿大的欧盟一加拿大(EU—Canada)的交流项目、对拉丁美洲的阿尔法( Alfa) 交流项目以及与欧盟第七框架支持下推动欧洲与其它地区科研合作的玛丽•居里项目产生部分重复的现象,这对于各自的具体实施都有着一定的干扰。

(二)对欧盟高校学生的支持不足

首先,该项目第一期对于欧盟学生与教师在非欧盟高校交流的时间制定得太短。由于欧盟“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将重点主要放在了吸引其它地区优秀人才方面,虽然也鼓励欧盟国家学生到非欧盟高校交流,但将交流的时间限制到3个月甚至几周。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欧盟学生很难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适应当地的学习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申请的积极性。其次,该项目第一期为欧盟学生提供的资助不够。由于每个欧盟学生只能获得3100欧元的奖学金,参与项目的学生在非欧盟国家除了要负担国际旅行费、生活费外,还要支付学费,有65%的欧盟学生表示若参与该项目,则有的资金困难的问题。而如果学生参加欧盟内部高校的交流课程项目,所学的内容相似而支付的总费用却大大降低。因此,欧盟各国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

(三)未能完全实现高层次人才交流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一期通过开设联合硕士课程,建立欧盟与非欧盟高校的伙伴关系的措施,吸引了大批非欧盟国家的优秀硕士学生来欧洲交流学习。而对于更高层次的博士生合作培养和交流却没有纳入该项目,这不能不说是项目设计中的一个缺失。这对于能否继续留住这批欧盟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国际学生,以及能否真正实现该项目的目标——确立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担心博士生相对独立的学习研究受到干扰,也担心开放博士生的双向交流会造成欧盟高校人才流失,使得欧盟对于开展更高层次人才的合作交流暂时有所保留。

(四)联合硕士课程可持续性发展尚需完善

根据研究表明,虽然该项目硕士联合课程项目覆盖了所有学科,但学科分布不均衡。一方面,工科与自然学科所占比重大,而且没有与博士生项目的衔接,因而限制了该项目的影响力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硕士联合课程开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资金支持和对学生的奖学金资助。据统计,76.9%的欧盟高校认为通过硕士课程吸引欧盟国家学生来学习存在难度,95%的非欧盟国家学生表示如果没有奖学金资助,将不会参加“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硕士课程。

(五)宣传推广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中第三种合作形式是建立欧盟高校与非欧盟高校的合作伙伴关系(Partner—ship),资助欧盟高校的学生与教师到非欧盟合作高校学习与交流!欧盟预计在“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推动下可以建立60个高校合作关系,然而评估的结果是截至2006年只建立了19个!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欧盟对于建立高校伙伴关系所做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够有关!建立合作关系的欧盟和非欧盟高校中有54%是通过其它学校的推荐才知道“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32.5%的高校是通过个人推荐的渠道,11%是通过浏览网站信息了解的,##H 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得知的。

针对“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一期(2004——2008)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欧盟委员会经过调研与分析,并听取各方建议,在“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二期(2009——2013)在项目的设计上做出了重大修改,例如,在继续支持联合硕士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并资助开设联合博士课程; 将原有的高校合作伙伴关系扩展为有更多欧盟与非欧盟高校加入的联合体,鼓励联合体成员学校间开展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与博士后学生以及教师的长短期交流; 提高对欧盟各级学生的奖学金额度、将学生在欧盟高校的时间延长至最短6个月到最多 3年的时间; 拓宽渠道,加强项目的宣传推广; 对项目除了进行内部评估外,还组织有经验的质量保证机构进行外部评估,以确保项目的质量。“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二期于2009年在其对外合作窗口项目(EMECW)中专门开设了“中国窗口”,确立了5个针对与中国高校合作结成联合体的项目。这5个联合体中包括的中国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30多所大学。从2009年启动到现在,这5个窗口项目已经陆续执行完毕,参与“中国窗口”的欧盟与非欧盟高校的数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受资助的欧盟与中国交流学生种类除硕士生外,还包括本科生、博士与博士后。欧盟预期参加交流的中国学生和教师人数与欧盟学生和教师的人数相差较大,前者为863人,后者为281人。中欧高校学生与教师的参与度都超过了欧盟的预期,表现为中国高校实际派出学生和教师数远多于预期人数,而欧盟高校实际派出的学生和教师人数远低于预期人数。

五“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增强国际意识

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已经成长为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体。正如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发言中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因为我国需要有与目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教育,需要借由国际化来提升整体水平,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具体来说,要从提高高校自身办学质量,增加英语及双语授课力度与质量,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文化培训,完善学分认证制度,拓展与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来切实推进,提升自身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二)争取主导地位

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明确,始终坚持其欧洲维度,坚持提升欧洲高等教育水平以及将欧洲打造成为吸引世界各地的学生、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学术中心。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应紧紧围绕如何借助国际化来提升整体水平"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这一中心目标展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比起欧美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这些合作中所处地位较为被动,输入与输出不成正比,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竞争力仍然不强。随着我国国际政治与经济地位以及实力的提高,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国际化发展中发挥更积极与主导的作用,为世界高等教育增添更多的中国元素,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多做贡献,让中国的高等教育真正走向世界。

(三)提高合作层次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发展反映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向,即通过建立国际合作网络开展硕士与博士的联合培养、设立精品课程来提升欧洲高校研究生培养水平。这一国际化思路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以及国际化都有借鉴意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定要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促进学术研究上得到体现。通过与国外著名高校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有助于实现我国高校的原有课程的精品化、吸引更多国外优秀的研究生到我国高校学习与研究、也有助于我国研究生借助国外高校的学术优势得到专业上的提高,同时加强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学术与科研合作。因此,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合作无疑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四)注重整体发展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涵盖所有的学科领域,在鼓励欧洲各地区的国家之间以及与外部地区国家之间进行交流的基础上,不仅给予欠发达地区的欧洲高校以及世界其它欠发达地区国家高校以一定的照顾与资助,而且在具体项目的制定上还注意兼顾理工科与人文社会学科合作交流的平衡。我国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应结合我国各学科领域以及不同地区的高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支持各学科与各地区高校间开展与国外高校合作与交流,实现所有学科、所有地区以及不同层次高校的均衡发展,以达到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