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2015年高校干部培训管理者培训班暨工作研讨会培训简报

新实践、新探索、新发展,全面提高高校干部培训质量

12月22日至24日,来自全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140多所单位(教育厅、教育工委、高等院校)的180余位高校干部培训管理者参加了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主办的2015年高校干部培训管理者培训班暨工作研讨会。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学员们聆听了来自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内容涉及大学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政策要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发展与学校建设、《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解读、干部培训与高校干部培训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探索。学习内容丰富实用,学员收获较大。

一、明确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要点,把握干部培训的风向标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大学的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报告中指出,作为培训者,要拓宽视野,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社会公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迫切之间的矛盾,而是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迫切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要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高校需要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科学确立目标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优良大学文化等方面推进大学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

针对“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政策要点,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十三五”时期的教育系统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要使命。基于中央的战略部署,继续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内涵式发展,将是“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

学员在聆听报告之后,认为报告非常重要和及时,表示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做好大学内涵发展,努力工作,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洞察“互联网+”影响力,促使干部网络培训走在前沿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刚认为MOOC催化了教育变革,未来学校将凸显平台功能,以适应个性化教学。教育正在发生着从局限于封闭的校园向融入社会转变、从只关注学龄阶段的教育向重视终身教育转变、从只关心少数人的教育向重视全民教育转变、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向重视多样化教育转变。这些转变的标志主要表现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院校,发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要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发展民办学校和接纳国际合作办学,精准锁定、适应、引导、激发、制造用户需求;大力发展社区和老年教育,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开放大学,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该报告内容拓展了学员的视野,加深了学员对“互联网+”的认知层次,不管是教师,还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将以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方法融入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干部网络培训也将紧随信息化的步伐进行变革。

三、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把好高校干部培训质量关

国家行政学院培训部主任安令裕强调,干部培训应从领导干部的特质和干部培训的特点出发,找准“穴位”,体现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强化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同时,更进一步聚焦成果导向。干部培训要强化学风建设,核心和本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落脚点就是“学以致用,用以治学,学用结合,活学活用”,并以国家行政学院培训部工作为例,分享了一个“共识”、两个“载体”、三个“为主”、四个“意识”、五个“促进”的干部培训管理机制。一个“共识”:培训班是培训部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两个“载体”:团队学习和团队建设;三个“为主”:学员是培训的主体、教员是主角、培训管理者是主导;四个“意识”:学员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公仆意识;五个“促进”(抓两头,促中间):抓设计开班与总结交流、开班与结业、导学与述学、开课与结课、业务建设与队伍建设;促团队学习与团队建设。
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对外合作部主任师晓霞结合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和新要求,认为干部教育培训一要坚守党性原则;二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三要把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四要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五要始终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益;六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七是组织部门要做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表率。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是第一个专门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党内法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李建忠在解读该规定时指出,当前,事业单位领导人管理存在角色定位问题、激励模式问题、行为示范问题、制度缺位问题等。《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是主要对探索实行竞争性选拔方式、积极推行聘任制、逐步推行任期制、探索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尝试进行分类考核等内容进行规定。基本思路是采取“1+X”模式,按照“先整体立规、后行业完善”的思路,整体体现了宏观指导性、系统和管理的规律性。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基本趋势表现在从严治党、公益导向、统一规范、道德义务四个方面。

教育部高校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结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主要任务,提出高校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切实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目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在网上、思想交锋的重点在网上,高校应该建好用好网络阵地,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而对于高校干部网络培训而言,应着力做好网络培训的机制建设、阵地建设、内容建设和队伍建设。

四、新实践、新探索,共促高校干部培训新发展

针对高校干部培训工作实际,浙江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方伟强调了组工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高校组织部门要结合高校组织工作规律,围绕学校战略和工作实际,凝练部门文化,汇聚人心、优化管理、指导实践、提高工作水平。浙江农林大学以“任人唯贤德为先,以人为本才至上”为选人用人原则,以“忠诚廉洁、务实公道;科学规范、精细管理;创新高效、和谐共进”为组工管理理念,开展组工文化实践,围绕学校战略,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与生态文明素养、高尚道德修养、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战略思维与管理能力,懂教育、讲诚信、守纪律,爱校敬业、勇于担当的中层干部队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对中层干部考核工作非常重视,党委组织部部长刘亚东认为当下高校中层干部考评工作存在考核标准缺乏操作性、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考核方式缺乏简易性、考核程序缺乏严谨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具体做法是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完善考评机制;设置测评权重,提升考评质量;突出量化指标,促进科学考评;注重岗位目标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适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相对稳定和适度灵活相结合、常态考核与差异考核相结合、领导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完善中层干部考评机制。
山西农业大学通过推行“网上自主选学、网下专题培训”的培训方式,探索干部分类培训模式,构建严格的管理督查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建平认为做好网络培训工作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二是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对外培训为辅的原则;三是坚持在线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四是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管理中心副主任杨万杰从课程资源建设、培训平台研发、教学组织管理、培训形式创新、合作办学规模等方面汇报了网络学院近两年的主要工作,并介绍了网络学院高校干部培训工作的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完善“四库一团队”:课程库、专家库、试题库、资料库、辅导教师团队;二是启动在线学习中心迁移工作;三是推动网络培训向纵深发展,提高专题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强化分岗分类培训;四是提供培训延伸服务,探索网络与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咨询诊断式培训、校际合作研修;五是完善培训评估机制,以期构建高校干部培训工作的生态圈,共同提高干部网络培训水平和培训质量。

高校干部培训是提升干部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培训手段,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干部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能力,对于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以及在保障高等教育的举办目标的实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如何保障高校干部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对干部素质的大力提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定理想,服务大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强化开放办学理念,加强培训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着力构建开放式高校干部教育培训格局;三是始终结合干部岗位职责和健康成长需求,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分岗分类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四是完善培训模式,根据不同培养目标,确定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根据不同培训需求,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注重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创新和资源统筹;五是加强组织管理,优化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管理机制。

总的来说,此次培训紧密围绕着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以及新形势下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多个主题的专家报告和部分院校的工作交流,促进学员结合工作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随着三天来在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的不断深入,对于学员在今后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干部培训工作创新和改革,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学员纷纷表示要把所学习的知识、理念、方法,所收获的心得、体会、感悟,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实践效果,不断提升学校干部教育培训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