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正文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的文化审视

 在人改造世界过程中,以知识的增值与应用为代表的工具理性,正逐渐成为衡量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但这种工具理性的扩张促使人类在征服自然界过程中树立了强大自信的同时,却在关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上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当幸福感在当代人的主体价值实现中逐渐消失殆尽的时候,以焦虑、恐惧和烦恼为表征的心理危机,开始映射出当代人对自身意义世界的迷茫。

经典心理学家和流行学派试图用行为、认知与精神分析等范式去研究人的心理问题,但这并不能促使人类对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给予完美的解释。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人类无法从根本上减轻关于自身存在的危机感,也无法从深层次上回答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现象逐渐增多之原因的叩问。因此,在实验心理学研究范式力所不及的时候,一种更宽泛、更深度的历史文化视角开始被我们所重视,即从文化视角去探索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原因。

一、人的存在及其焦虑:心理危机产生的文化隐喻

(一)价值观:意义世界的评价坐标

经验结果本身并不能成为衡量意义的标准。因为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总是渗透着个体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从而产生实践的意义结果,这个过程同时也体现出外在世界对个体的价值关系。意义评价活动正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在广义上它包括了个体的情感、生理和心理的一切活动。功能主义认为事物对于个体的意义在于它能满足其某种功能需求,而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功能需求——这突出表现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需求的阶段性差异。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其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获得的意义体验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体验的基础是人的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意义的判断和评价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一整套观念系统,价值观决定着人生命过程的发展方向和人的意义世界。心理学认为价值观的内涵要比态度、信念更宽广,作为对事物的衡量尺度和参照标准,它为个体生活实践提供目标指引和导向。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会通过教育、强化以及观察学习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使其按照文化表征的“符号系统”去获得经验世界的“意义”,从而又内化为人的自我价值观念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主体的功能需求、认知能力、成长环境等内外因素,通过自身价值感知来影响主体对“符号系统”的理解、感悟,并最终不断建构着自己的价值观;在青少年时期,如果建构失衡,就会为以后的心理危机埋下阴影。

(二)心理危机:意义世界冲突后的悲剧

价值观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基础。心理危机的出现实质上是人们在面对应激时,个体按照自我价值观念和经验判断无法解释存在的困惑,因此心理上产生迷茫与焦虑状态。这种个体自我价值判断的失衡实质上是个体意义世界与客观事物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人的心理活动上主要表现在三个冲突:自我认知与危机事件的冲突、自我意志与外在压力的冲突、情感体验与认知客体之间的冲突。

1.自我认知与危机事件的冲突

自我认知影响大学生对于危机事件的态度。当今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的关键时期,社会价值多元化造成的多元认知致使大学生对偶发的生活事件产生不同的看法,如“读了四年的大学,到最后却因为毕业设计没有过关,致使无法顺利拿到毕业证书,还不如当初没有上大学的同学挣的钱多,这样活下去一点意义也没有”,“我在一次考试中带小抄被老师抓住,因此没了学位证书,我怎么对得起父母,真不想活下去了”。由突发事件引发的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的否定性看法,从而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甚至自杀的内因。人们对于危机事件的认知总是借助于价值系统的理解,在主观上形成对于事物是否“有意义”的判断:如果人们主观上认为人生价值与生活无意义,价值系统无法为人生进行“导航”,个体最容易陷入存在性危机,也最容易在偶然生活事件的触发下,以极端的方式“解脱”。

2.自我意志与外在困境的冲突

当个体遇到外在困境时,自我意志影响了个体处理危机时的能动性,而个体自我意志的产生往往受其价值观的影响。危机事件的产生同时伴随着个体感受到的困境和冲突,意志是个体在面对困境和冲突时,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因此,当个体遇到危机事件时,会根据自身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这个过程需要个体意志的能动作用。在这个心理过程中,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直接影响到自身是否能产生积极的行动抵御外部压力。因而,当个体观念价值功能发挥正常时,个体能通过调动自我意志来产生迎接挫折的动力、战胜挫折的勇气,从而增加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否则,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会因价值体系判断功能缺失导致自我意志的弱化和心理承受力的降低。

3.情感体验与认知客体之间的冲突

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事物形成的评价和体验,如喜欢与厌恶等。它反映出个体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此评价过程除受事物本身等客观条件影响外,自身价值观会影响评价过程。价值观规定了其基本的道德和情感取向。人总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追求符合自身喜好的事物,人的丰富情感的产生往往来源于自身以往的价值观念。人们每天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和信息,但并不是全部都要经过大脑反映,只有当个体自觉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自身形成的价值观念,对外界事物进行鉴别、取舍后的事物和信息才能成为人的认知客体。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价值体系正处于不断形成与完善的过程,如果大学生自身的观念价值体系出现偏差,会引导个体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不能准确认知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如果这种情感体验是否定的,会造成意义世界的“遮蔽”。

二、 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心理危机本质上是个体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不良的生长环境下形成的不良价值观念。因此,大学生价值自觉和意义重塑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价值体系,使他们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困境时,能自觉运用自我价值体系进行意义判断,从而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价值自觉和意义重塑可以引导个体自我意义世界的澄明,走向自我的复归。

(一)价值合理化:危机行为的自我防御

价值合理化是价值导向理性的过程,是人们在现实的价值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与周围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人在面对现实冲突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自我评价和控制的价值标准的设定。价值合理化是价值判断能力和意义探究能力的基础,它促使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自觉反思的能力,它的核心是自我意识的自觉发展,即人对其自身存在及意义的领悟,表达了人认识和把握命运的能力。

工具理性的快速发展并不能代替人们对意义世界的探究,人的心理世界的皈依需要价值理性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价值理性对人们生活实践的指引,更多地侧重于对特定文化环境中人自身存在的关怀和意义世界的探究,而这种反思性指引的基础是人价值理性的培养,即价值自觉。价值自觉是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个人对自己形成的价值观念有一种“自知之明”,能清楚根据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对其价值观念进行自我评价、控制和完善。只有个人价值自觉形成,才能建立属于自我的价值观念,并积极地扩展个体生存发展的空间,追求人生的意义。相反,大学生如果缺乏自我价值自觉为基础,一旦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由于缺乏自我内在文化核心,其价值选择会走向另一极端,价值迷茫相伴而生,“自杀”可能会成为他们解脱或逃避自我的最好方式。

(二)意义澄明:存在价值的反思与构建

对于“意义”叩问本身是个意义深广的哲学问题,其实质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探讨。“意义”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语言文字或其他事物所表达的内容;二是作为人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以及人对这种关系的情感赋予——意义世界,含有这种情感领悟对主体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包含了主体的价值判断。意义论哲学认为,人类进行生产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生存的意义。它是一种对人存在的本体论探究,是人学会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在特定文化环境下追寻和获得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其本质在于在生活实践中能自觉领悟到生存的困难与挫折,并采取超越困境和追求完善的行动。本文探讨的“意义”实际上是在回答“人的存在价值”这一命题,其中至少包含如下的设问:人的存在是否有价值?人生是否值得去奋斗?人生价值的评价坐标是什么?当面对某一特定个体时,如大学生,意义可以认为是个体在生活中是否有目的的问题,而且一旦个人建立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领悟”并为之追寻、奋斗时,存在才会有了价值,或者说个人生活中没有这种目的时,生活便失去了“动力”。

总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实际上是个体在面临困境与冲突时,自身无法有效发挥价值理性对意义世界出现的“困惑”的认识和引导作用,个体由此出现对“自身存在”产生无意义感。而个体价值理性的指引,更多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建构。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人们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发展转变,对个体的价值标准体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原有的社会价值规范受到冲击,而新的价值规范体系尚未发展完善,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兴起对传统权威的解构,新一代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对自身存在的困惑与迷茫、矛盾与冲突之中,这种危机突出表现为文化价值危机。由价值危机引发的心理危机,需要我们对生命价值捍卫,使大学生在应对危机时重塑“与时俱进”的自我价值体系,解答个体对自身存在的“困惑”与“茫然”。从这种意义上说,对意义世界的“追寻”,实际上是处在转型社会中的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存在意义进行反思和构建生活目标的历程。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更应侧重于从文化价值视角,矫正或重塑个体自身价值系统,建立起应对心理冲突的自我调控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文化视角

(一)教育价值的更新:从存在方式的关怀到存在价值的追求

教育寄托了人众多关于理想和信念的追求,而它的终极使命在于激发人对于自我潜能的了解和释放,唤醒人自觉追求自身存在价值的活动,它对于人类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工具理性”为内涵的培养模式因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生存能力,正被现代高等教育不断推崇,而对大学生“为何生存”的探讨和叩问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使得当代大学生在获取生存技能的同时,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进而使大学生活充满无聊、空虚和无意义。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急功近利的人,而是一个能自觉主动创造自身存在价值的人。他改变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占有而成功,而是为了爱与和谐而满足。唯有此种境界,才能建立起一个“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是使他们在面对困境和冲突时,能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自我认知与澄清,调动意志的能动性,增加心理承受能力,能自觉建构精神世界并引导自身追寻生存的意义。

(二)育人方法的嬗变:营造“价值自觉”的校园文化

“价值自觉”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意志的形成、情感的培养发挥着春风化雨般的导向功能,是一种以主体社会价值为导向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大学生价值理性的形成进行濡化,它通过各种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的情商与素养,如团队精神、助人观念、人际交往等。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要围绕加强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全的自我意识,形成“价值自觉”为目标,即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成败得失,增强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自觉建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的价值观,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自我价值的一部分,即实现大学生的价值自觉,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发现生活的意义,确立人生的方向。

(三)干预视角的丰富:价值自觉对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

传统心理危机干预步骤是先对心理危机进行界定和人格分析,以获取既往应付应激的历史,由于时间限制需要尽快地做出决定。在危机处理阶段,专业人员会运用专业技能协调当事人进行自我协调,摆脱心理危机状态。最后是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综合国外现有的干预模式,大多采用三种基本干预模式: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而国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研究主要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以事后干预为主导模式的短期效应弊端开始被重视。经典的危机干预偏向依赖技术手段,通过一整套指标体系对心理危机进行分析,这种干预模式在校园心理危机突发时可以快速干预,但此时因指标体系本身的差异性和问题视角的不同,可能对同一危机事件作出不同的判断,因而不能将危机根源消除在萌芽状态。而以价值自觉为核心的危机干预是要最终恢复干预主体的价值判断功能,在面对危机发生时能自觉运用价值系统进行自我防御和调节,防止心理危机的复发。而且这种干预模式能突出重点,将当事人澄清之后的价值观与预定干预目标进行对比,将更有利于对治疗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