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对策与评价——基于中外教育互动的视角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涉外高校留学生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多, 中外大学生之间交往与互动的频率也在迅速增加, 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发展与变化, 正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征。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多元意识形态的相互交流、碰撞、冲突、融合, 将逐渐成为国内涉外高校的新常态, 将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成长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特征

国际化和多元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涉外高校在这一趋势下, 正在形成国际化特色明显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国际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1.思想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结果, 2012 年共计有来自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328330 名留学生分布在全国31 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 比2011 年增长12.21%。目前, 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逐步实现中外大学生同质化教育教学,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 已经将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环节逐渐打通, 为中外大学生的广泛交流与接触提供了便利。显然, 在同质化教育模式下, 中外大学生在思想意识、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日趋增多, 校园内的多元化特征也日趋明显。

2.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渠道多样化

随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推进, 涉外高校对外交流的渠道也不断拓宽和丰富, 大学生参与校内特色国际化校园活动、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竞赛、海外实习实践、海外中短期学习交流等国际交流活动的意向在不断增强, 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例如, 浙江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37%的二年级和33%的三年级大学生希望参加海外校际交流活动。多样化的对外交流活动在拓宽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同时, 也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国外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社会状况和教育环境等多方面渠道所带来的直接影响。

3.教师学术背景国际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加大

教师学术背景的国际化, 是衡量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目前全校5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学术背景, 每年有100 余名外籍教师在校长期或短期任教, 每年暑期聘请上百位外籍专家集中来校讲学, 各学院也定期开设海外专家讲座。这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在为学生传授最新学术理念和知识的同时, 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着强大的引领作用, 甚至带来一定的冲击和震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来看, 整齐划一、以我为主的教育特点较为突出: 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较多, 对其他“主义、思想” 了解较少; 对我国的政治体制了解较多, 对国外其他的政治体制了解较少; 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生活感受较多, 对国外的感受较少。但随着高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外大学生之间交往的增加、国际化背景教师的增多、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同质化水平的提高, 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正在由整齐、单一向复杂、多样的状态转变。

1.在政治格局与多元政治体制角力中坚定政治选择

近些年来, 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动荡, 全球经济形势对政治格局影响越加深刻, 中国等新兴国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所发挥的作用越加突出, 而美国、欧盟等传统强国依然企图主导世界, 并不断引发西亚、北非、中东政局的动荡,国家之间的政治角力与摩擦逐渐增多。所有这些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感受复杂化、观念立场动荡化, 政治焦虑感加深, 对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认知需求逐渐增强, 对不同政治体制、经济模式进行客观比较、分析, 形成理性结论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由整齐、单一向复杂、多样转移; 政治思维由偏激、片面向冷静、务实转化; 政治行为由自发选择向自觉选择发展; 政治意识整体高涨与部分消极现象共存。 因此, 要在大学生感受多元政治制度的同时提升他们对我国政治体制的理解和认同,就必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通过多样化的比较分析, 得出客观的结果。应着重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的分析评价; 二是对多元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 以突出我国政治制度的特色; 三是要注重不同国家政治角力的分析评价, 更好地剖析我国的政治选择; 四是加强对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热点的关注与分析,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2.在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冲击中增强文化自信

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的时代, 我国文化多样性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文化从形式多样向亚文化分支广泛的实质多样发展; 二是文化从地域性向互联网时代下的超地域性发展; 三是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能量凸现。在这样的背景下, 涉外高校的文化多样化普遍表现出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多元价值选择、去中心化、非主流文化倾向、文化自觉与自信等一系列特点, 对多元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大学生的一致诉求。因此,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文化传承创新, 塑造具有文化辨识度的国家形象, 提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增强大学生对本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本土文化核心与价值的宣扬, 提升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度和传承发展意识;二是加强对多元文化的比较分析, 理解文化冲突对多元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影响; 三是关注不同文化的融合性, 提高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和适应性; 四是关注对当前的文化热点的评判。

3.在多元价值观念冲突碰撞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涉外高校中, 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 特别是普遍化的中外学生交往, 在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和个性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的同时, 也将多样化的价值观体系和行为方式直观地摆在了中外大学生面前, 对其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造成碰撞、冲击在所难免。鉴于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重视多元文化交流对个体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 提升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甄别的能力; 二是要勇于直面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价值观冲突, 并进行有效引导, 提升大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能力; 三是要积极关注学生事件中所反映出的价值观问题, 加强价值观教育; 四是要加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互动对价值观变化影响的研究, 及时预期其变化的方向。

4.在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渗入中应对现实挑战

随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各种宗教文化和宗教信仰进入校园已成为必然, 加之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相关宗教课程的开设、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来源, 使得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群体逐渐呈现出规模效应的苗头。据估计, 大学中宗教信徒所占的比例, 最高在20%左右, 最低在3%和4%之间。尤其是留学生数量较多的高校, 信仰基督教和佛教的学生比例较大, 其中基督教的数量最为突出。此外, 在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中, 信仰伊斯兰教的学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通过对于中国大学生群体的调查发现, 影响大学生对宗教产生兴趣,甚至形成宗教信仰的渠道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本民族的宗教传统和宗教家庭, 二是通过朋友或熟人传教而对宗教产生兴趣, 三是与留学生的交往接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宗教问题和宗教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国家“宗教不能进校园” 的规定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国家宗教政策、宗教文化教育来引导大学生的宗教认知; 二是要关注宗教文化传播的途径及其影响, 并建立必要的措施抵御其消极影响; 三是要适时对大学生的宗教态度、宗教兴趣、宗教信仰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评判, 准确把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思想根源。

5.在自我意识的体察与成熟中实现健康成长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快发展的时期, 这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等能力的迅速成长。对处于国际化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而言, 由于其所处的环境和认识世界的渠道更加多样, 他们自我的评价体系也将由原来的本土比较转向国际比较,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和多样化政治制度的交融、碰撞, 在拓宽大学生视野的同时, 也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对自我的重新认识、重新评价、重新定位。在大学生自我意识激荡而快速转变的时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 所关注的重点包括:一是中外大学生互动过程中的自我体验; 二是国际化比较下的自我评价; 三是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特征与方向特征, 对于自我成长的要求与掌控; 四是多元文化交流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分析及其作用。

6.在同质化学习、生活管理背景下适应共同发展

发达国家高校通常没有对留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趋同化” 管理模式, 因为本国学生和留学生在基本素质和学业能力上相差无几, 在无差异的校园管理服务下已能适应学生发展; 而中国内地学校由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异多同少”, 使得“趋同化” 管理成为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普遍存在的情况。就我国涉外高校而言, 通过按照国际标准设置专业、聘请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采取国际通用的学生管理模式等手段, 也在尽可能地为本校中外学生建设同质化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学习方面, 具有不同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宗教信仰、自我意识的学生在同一课堂里接受教育将有助于形成教育的知性共振。在校园活动方面, 通过建立留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 围绕多元文化、城市环境、兴趣爱好、热点话题等开展经常性活动来增加中外大学生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多样政治制度、多样宗教信仰的生活化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