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价值取向辨析

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人生历程的航标,它映射出大学生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能决定个体的价值选择,因而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自身的成长发展,也关乎社会和国家的兴衰,因此,必须以理性的态度辨析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一、一元与多元兼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

任何一个社会,在其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其提倡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社会为本,是该社会价值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归属于一元价值观。当前,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元价值观,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指大学生群体判断社会事物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群体的具体要求,因此也是一元价值观。一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是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国家健康发展的精神基石,若丧失了对一元价值观的追求和信念,整个社会的和民族的“灵魂”将不复存在,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也将陷入混乱和无序。因此,为了保障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元价值观对社会中存在的其他价值观或是价值取向发挥导向作用,使它们转变或提升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个体价值观的外在倾向性表现,由于其产生和发展与个体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发展需求相关,往往是多元的。从社会环境来看,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社会中充斥着不同文化价值选择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而每一种文化实质上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文化冲突的实质也就是价值取向之间的碰撞。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和精神,其重要功能属性就是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多元文化的开放环境能够不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从价值主体本身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重视自身个性的发展,从个性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并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需求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而每个人的个性本身就存在差异,因此,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由此,为多元价值取向的形成提供了价值主体。

一元价值观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社会不能用自己需要的主导价值体系来消解多元的价值追求,而是要将其统摄为对社会主导价值的追求”。因此,个体的多元价值取向无时无刻不受到一元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凸显,他们的价值取向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的,符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关注自身的发展,对自己要求较高;有较强的诚信意识,将诚信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以及衡量他人和自身道德品质的基本准则;重视集体利益的同时,也关注个人利益,在选择中往往寻求两者的平衡点;对各种信息、文化包容性强、接受度大,很少出现一味排斥或对立的情况;创新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较为热衷,也将“标新立异”视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现实,乐于通过各种途径,如课堂、社团、网络,参与讨论和组织相关活动,如主题宣传、捐款、敬老服务等。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日常表现,以及笔者对上海4 所高校500 名大学生进行调研的结果,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基本上可以提炼为“进步、诚信、责任、包容、公益”,这5 个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能满足大学生群体发展的需要,也基本能代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

在肯定大学生价值取向主流向善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一些大学生受到世俗化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非科学、消极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政治信仰迷茫,指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物质生活,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塑造,未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系统的理解,从而导致理想信念淡化,出现信仰困惑或迷失。理想信念模糊,指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理想淡漠化、道德理想世俗化、生活理想物质化的情况。价值取向扭曲,指一些大学生在政治价值取向上对政治事件、政治问题缺乏理性分析的思维与能力;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经济价值与权力价值;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对道德行为在人际关系、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客观认识,从而导致自我中心突出、善恶标准不分、行为方式失范等问题。诚信意识淡薄,指一些大学生过于重视个人利益,不重诺、不守信,出现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骗贷逃款、恶意违约等情况。社会责任感缺乏,指部分大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忽视了对社会义务的承担,过于追求个人价值,忽视了集体利益和奉献精神。以上这些问题将影响大学生对人生发展方向的把握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因此,高校应着力帮助大学生解决价值困惑、走出道德困境,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二、导向与取向共存: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辩证关系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的具体要求,具有社会指向性,而大学生价值取向则是基于个体而言的,具有个人指向性。由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就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实践的人,而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由此,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也必须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两者是相互推动同步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基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为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以大学生为价值主体,其目的也是帮助每一位大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具体的人,他们有个性发展的不同需求,各人的生长环境、成长经历以及思想基础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在层次上各不相同,有时难免会与主导价值观相冲突,致使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价值困惑或是行为偏差。对此,不能进行一味的否定或排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让大学生合理地进行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使自身价值取向保持与核心价值观的一致,不断推进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也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性的、抽象的存在,必须通过人才能实现,而价值取向是核心价值观在个体身上的倾向性表现,离开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也就无法体现。同样,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也必须通过大学生价值取向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获得认可,从而真正巩固其核心地位,切实有效地发挥导向作用。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主体的价值取向由低到高发展,若离开了个体的价值取向,其导向作用也就失去了发挥的凭依。此外,大学生所具有的先进的、科学的价值取向也许在层次上不及核心价值观,但从外延上丰富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由此看来,要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广泛受到认同,切实发挥其导向作用,必须以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为切入口和着力点。

三、社会性与个体性并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居于导向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故而,导向的实现离不开取向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反映多数人的价值取向,也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它是一种高度提炼的理论,具有抽象性;而价值取向与个体的成长经历、实践感悟有关,具有现实性。如果只注重强化导向,会使导向过于抽象而不容易为价值主体所接受、认同。因此,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过程中,要坚持导向与取向结合,在导向中实现取向的发展,使导向回归取向而又高于取向。由此,必须理性地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首先,引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以自主性为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从外部对个体施加影响,虽然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教学、榜样示范、宣传先进等形式,促使大学生转变观念,调整自身的价值理念,但价值观或价值取向形成的关键终究在于个体自身意愿和个体选择。个体必须理解、认同某种价值理念,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最终外化于行为选择,并使这种行为选择常态化,具有倾向性之后,个体的某种价值取向才得以形成。有效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价值取向,关键在于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使引导性与自主性相统一。自主性的发挥以大学生形成自我发展意识为前提,教育者要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精神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主体的参与,而精神世界会影响其现实生活的品质以及个体的全面发展,促使大学生关注、关心自身的精神境界,形成主动维护、发展的意识。但所谓自主发展,并不是任意、无序地发展,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自我规范、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大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或事迹感悟,主动审视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调整价值理念与价值选择;主动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并以此更新、提升自己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身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其次,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以理想性为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往往是从个性发展需求出发,倾向于务实的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性特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终极价值观,是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观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是高于现实生活的理想性存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既不能一味强调理想性的核心价值观,也不能向现实性的价值取向妥协,必须考虑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这种“统一”要求教育者在引导过程中,认真分析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的原因,从现实入手,理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在现实的基础上开展价值观层次教育,为大学生设立阶段性发展目标。由于每个个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层次都是不同的,所以,为不同个体设立的价值目标和层次要因人而异。通过逐步设立具有层次性的阶段性价值目标,使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获得不断发展、改善自身价值观的动力,使现实性与理想性逐渐得到统一的同时,也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

第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以实践性为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抽象的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经过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学校的理论教学获得,理性认识则必须通过大学生自身的感悟才能达到,这就凸显了实践的重要性。大学生只有在相关实践活动中积累体验和感悟,才能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真正认同、接受核心价值观,并将之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丰富大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为他们提供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促使大学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不仅要理性辨析、准确把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取向的关系,更要明确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可发展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直面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