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正文

发挥学科优势 着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当前,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着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力量纵横捭阖,围绕综合国力、国际秩序、发展模式、价值观念等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来看,我国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变方式的攻坚时期。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给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高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增强协同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由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向知识探索、能力建设、人格养成有机结合的方式转变,迫切要求对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变革;高等教育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技术、人才跨国界流动,全球知识学习网络初步形成,迫切要求高校提升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应对这些挑战,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支撑。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深刻地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境界和文明素质。高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的使命也在发生变化,不再是仅仅是人才培养,而是肩负着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重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责任和使命。正如《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坚持科学发展,已成为高校办学的永恒主题。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将社科研究、人文熏陶贯穿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教书育人方面塑造人格、提升人文素养等的重要作用。要增进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增强教师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扩大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础。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创新思想观念的重要源头,在社会文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校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使大学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健康发展,使大学日益成为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孕育时代先进文化的摇篮和基地。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知识贮备,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经过长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建成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综合学科体系;具备了层次清晰、类型多样、多学科相互支持的学术组织系统;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整体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综合实力与人均绩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有首席专家34人次承担60余部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地位。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共12卷22册、1200万字,被学术界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李晓西教授主持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对争取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产生了积极影响。何克抗教授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校教学改革,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实验区,200多所实验学校,大幅度提升了农村落后地区中小学语文和英语教学质量。在国内首次发布《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全面评估了各地区和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受到了广泛关注,Google网页搜索已超过600万次。

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制定实施重大国家战略,从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吸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多学科协同创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三是从区域发展来看,“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家创新中心的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十一五”以来,学校坚持“综合为基础,特色为根本”的发展道路,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国际国内高校的快速发展相比,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竞争力、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相对不足。学校转型中的结构性矛盾制约着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其发展条件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需要尽快解决,保持传统人文学科与教育学科优势、加快发展社会科学和新兴交叉学科与有限的总体资源之间的矛盾需要尽快解决,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与突出学科发展战略重点之间的矛盾需要尽快解决,坚持内涵发展与部分学科萎缩及规模偏小之间的矛盾需要尽快解决,加快高端人才和团队建设的迫切性与高端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需要尽快解决。

未来十年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时期。学校制定了出台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到2020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学术发展趋势,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与特点,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以提升成果质量和服务能力为核心,以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巩固和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内的优势和领先地位,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三、着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活力的根本所在。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学校“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亿元,以提升研究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和科研建设,努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树立“大文科”理念,优化与创新学科体系。设立基础学科研究专项,“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500万元,支持基础学科开展长期自由探索研究,推动集成创新,形成相关学术领域的“北师大学派”。鼓励社会科学进行团队攻关,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争取资源,加强高端科研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领域。推动特色学科更紧密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国际化进程,使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继续实施跨学科培育专项,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保障制度,重点建设一个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平台和一个文理交叉跨学科研究平台。

实施高水平研究队伍建设计划,打造高质量科研团队。积极引进培养领军人物、知名学者和中青年优秀人才,实施资深教授计划、哲学社会科学讲座教授计划、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等,设立优秀青年教师特聘岗位,每个一级学科领域聘任1至3名崭露头角的青年科研骨干并给予长期支持。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重点、以高层次人才为首席专家、以中青年优秀人才为团队助理,继续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十二五”期间,专项投入2500万元建设10个左右校级创新团队,努力培育若干具有国家水平的创新团队。科学规划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规模,优先考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保持各学科人才队伍规模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梯队建设,立足保持学科优势和占领学术高地的长远需要,改革人事制度,形成老中青比例协调、职务结构合理、学缘优化,学科协调发展,专兼职相结合的科研梯队。

深入推进重点研究基地改革,建设“京师”智库。建立灵活的人员聘用机制,赋予重点研究基地更大的自主权,使每个重点研究基地拥有30个左右的流动人员编制,在其研究人员的职务评聘、研究生招生及博士后招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组建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将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和跨学科研究平台纳入高级研究院建设框架,通过开展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聚集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公益性研究,推出重大标志性研究成果。对重点研究基地实行分级评估,加强基地的考核评估,实行差异化激励政策;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加强对基地主任的考核,同时,指导基地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依托现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院所和横向科研平台,整合科研资源,实施“京师”智库建设计划。力争建设3至5个面向党和国家战略决策、面向市场需求、面向社会公众,国内一流、具有国际水平的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高级智库。

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推进标志性成果培育与转化。以原有校级文科实验室为基础,“十二五”期间投入1000万元,培育10个具有国家水平的文科实验室。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数据资源建设与政策咨询”项目,支持研究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和开展相应的政策咨询研究,建设若干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的专题数据库。高度重视数据共享系统的建设,实现数据的便捷共享利用,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十二五”期间专项投入2500万元,建设实体性的社会调查中心,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社会调查队伍,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数据支撑。结合重大项目的实施,建立对重大标志性成果的跟踪、引导、筛选、集成机制,培育一批在原创性基础理论、政策咨询、国际重大问题、跨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加快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加快成果转化。设立校内优秀标志性成果奖励制度,利用捐赠资金,每年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奖励和表彰。设立成果转化办公室,配备专人负责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将研究成果转化指标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鼓励现有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以国际前沿研究项目为基础,与国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设立合作机构,开展深层次、实质性和团队型的国际合作研究。引进一批教学科研亟需的和新兴学科领域的具有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者。实施学术休假制度试点,鼓励和选派教师到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学习深造和合作研究,将教师的境外进修制度化。“十二五”期间,具有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者达到15%,具有在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合作研究经历半年以上者达到50%。到2020年,具有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者达到20%,具有在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合作研究经历半年以上者达到70%。实施优秀成果“走出去”计划。资助、奖励优秀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办好现有的外文杂志,创办英文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国际刊物,支持特色优势学科创建外文专业期刊。

改革和创新科研体制机制,保障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建立以创新、质量和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新型科研评价制度,把质量作为科研评价的核心标准,实施科研成果代表作制度、团队评价制度与分类评价制度,鼓励发表引证率高的标志性成果和学术精品,加大对重大课题、重大成果参与者的评价权重。针对特色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特点,按照基础理论类成果、咨询应用类成果和实践创作类成果的不同特点,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针对高端学术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和新入校青年教师等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提出科研数量与质量方面的差异化要求。创新横向科研平台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对横向科研平台进行绩效考核。改革人事制度,探索建立学术特区,实行双聘制和单聘制相结合的聘任制度,推动学科院系之间、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投入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十二五”期间将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设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经费,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学校空间增量部分优先考虑文科,切实增加哲学社会科学部院系所科研和办公空间面积。进一步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国内外网络信息无障碍交流,丰富专业图书馆馆藏,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图书资料建设,提供可靠的资料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