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针对新形势下我国腐败问题的新特点和新情况,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我党反腐倡廉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基本制度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梳理、研究习近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对于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及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进一步提高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事关国家、政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十分严峻。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特别是少数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 “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在科学分析及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和反腐败形势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并紧紧抓住不放的重大工作。”我们党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坚如磐石,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同志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科学阐述了封建王朝兴衰更替及苏共亡党的原因。“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我们要警醒啊!”腐败的危害性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思想文化及社会等方面都十分严重。
如果不坚决防范和惩治腐败,任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最终将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颓废、社会混乱。腐败不除,民心不服; 腐败不反,党和国家就会有灭亡的危险。站在事关党的伟大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习近平同志要求全党必须警醒起来。“警醒”既是对全党的谆谆告诫,也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事实反复证明,任何外力都打不垮中国共产党,但如果党内腐败不除,就会不打自倒。中国当前最大的危险是腐败,腐败问题不解决,将会亡党亡国。因此,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二、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滋生于权力,又寄生于权力,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和异化。腐败给社会带来无形的效率损失,破坏公平公正,危及干群关系和社会安定团结,导致政府合法性基础丧失。习近平同志指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如果不坚决遏制和克服腐败现象,任其滋长蔓延,就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因此,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表明了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前所未有。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政党在执政过程中虽然把经济搞上去了,但如果自身腐败问题严重又无力克服,必将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最终丧失民心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习近平同志指出,腐败是发生在党和国家肌体上的瘟疫,腐败的滋长和蔓延,必然会使党的形象扭曲,威信下降,构成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威胁,削弱乃至破坏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因此,“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必须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坚强有力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近年来,我国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在腐败分子中既有“老虎”,又有“苍蝇”。“老虎”是指权势和地位都较高的贪污腐败、影响恶劣的领导干部。“苍蝇”是指处于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一般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领导干部经不起诱惑而滥用公权、贪污受贿、失职渎职,这些违法违纪行为,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而且对党的事业和威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 “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老虎”“苍蝇”一起打,不仅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反腐败正能量的有力彰显。要敢打“老虎”、常拍“苍蝇”、勤灭“细菌”,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要严肃查办和处置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的行为; 严肃查办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 严肃查办执法、司法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以案谋私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 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 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 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力度; 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要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抓,既要严肃查处受贿行为,也要严肃查处行贿行为。要通过“打老虎”来进一步提高党的威信,使广大群众对于反腐败斗争保持期望和充满信心; 通过“打苍蝇”来消除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纯洁我们党的政治生态环境。总之,“打老虎”能够起到震慑高级官员的作用,而“拍苍蝇”则能让人民群众切实从中央的反腐败斗争中受益。
四、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
当前,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 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 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消极腐败现象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水火不相容的。
腐败是社会毒瘤,广大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我们党解决腐败问题更是充满期待。但是,对腐败问题的危害性,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清醒的认识。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这一论述,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清醒认识,也体现了他对反腐败的持久恒心。
习近平同志指出: “反腐败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要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根除腐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不懈地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来抓,并贯穿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要把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层层推进,持之以恒,步步为营,一刻不放松,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压缩腐败活动的生存空间,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要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将其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其它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把反腐倡廉各项要求和责任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不留漏洞。总之,对于腐败问题要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有下大力气抓、经常抓的决心,又要有不懈抓、长期抓的恒心; 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既要有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相信我们党能战胜腐败的信心,又要有与腐败现象长期斗争的耐心。
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多年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一手抓教育、惩治,一手抓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对于减少和控制腐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形势发展的现实要求并不完全适应,许多领域还存在着制度缺位、制度滞后等问题。有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有的缺乏系统配套; 有的执行没有完全到位。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高反腐败法律制度执行力,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只有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各项具体工作之中,用制度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逐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权力运行和制约监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才能不断巩固和深化反腐倡廉工作成效。反腐败的过程,既是查办案件的过程,更是制度建设的过程,特别是对权力的制约乃至制衡的过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只有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只有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立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对权力的监督缺位、制约乏力,导致一些党政部门和党政领导干部非法用权。从根本上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关键在于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下决心、下气力解决好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一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加快建立健全一套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内民主决策制度以及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创新公开形式,扩大公开范围,“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只有这样,反腐败斗争才有根本依托,我们党才能在建设现代政党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2013 年以来,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等一系列党内法规的颁布实施、修订完善,使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反腐败斗争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六、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强化纪委的派驻监督,改进巡视制度,围绕“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诸多反腐环节,逐步完善体制及机制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我国反腐败体制及机制等方面的缺陷和漏洞逐渐显现。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只有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才能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 “要以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保证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要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党的领导作用和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充实与反腐败工作紧密相关的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进一步明确应当履行的具体职责,形成健全规范有序的工作模式,以更有效地整合各方面的反腐败力量; 要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把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作为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要强化纪委的派驻监督,根据党章规定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 要强化纪委的巡视监督,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要围绕推进源头治腐,加强机制建设; 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要围绕“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诸多反腐环节,逐步建立并完善规章; 要关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征地拆迁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重大决策规则、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务和政务公开等,充分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保证作用; 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环节,更好地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龙头”作用。要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建立健全使人不愿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机制,坚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七、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的宝贵遗产,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我们的前辈在创造政治文明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反腐倡廉思想经验。历代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的思考总结,人民群众对腐败的嫉恶如仇,是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政治智慧赖以产生的源泉。历代廉政建设的思想、制度、实践所形成的廉政文化,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为此,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提倡淡泊寡欲、宁静致远的情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志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公私分明的工作作风; 尚贤用能,求贤若渴,德才并重,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 追求简朴生活与远大理想相结合的人生。这些宝贵经验符合历史实际,其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依然可以借鉴运用。因此,“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抓好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八、“党内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要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净化政治生态
工作作风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它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关系到能否成功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风是形象,更是力量。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等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在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习近平同志指出: “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四风”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恶化政治生态,败坏社会风气,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切实转变全党的作风。
改进作风的根本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改进作风的突出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只有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民心。所以,改进作风必须与解决好民生问题,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与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和变化。习近平同志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因此,改进作风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做好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自觉接受监督,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时时处处用规定检查自己和约束自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九、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我们的党是靠远大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党最重要的纪律。政治纪律严明,全党才能在政治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习近平同志强调: “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在多元化意识形态并存的环境下,维护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是保持党的战斗力的重要前提。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因此,必须靠严明的纪律、有力的监督作保障,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有纪律严明、监督有力,才能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中央决策贯彻到底。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面对变化莫测的国际环境、艰巨复杂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果没有统一的意志和严明的纪律来维护,将一事无成。
当前,一些党组织存在着软弱涣散、纪律松弛的现象。少数党员纪律观念淡薄,对党组织缺乏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忘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忽视甚至无视组织纪律。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纪律反映了全党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全党统一意志的生动体现,因而是建立在全体党员自觉遵守基础上的铁的纪律。“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党的各级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切实执行组织纪律,既不能搞特殊、也没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只要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党就能够在政治上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严明党的纪律,要求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纪律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纪律的教育。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党只有严明纪律、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党政一把手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具有工作上的相对独立性和决策上的权威性,是拍板定调的人; 一把手具有重大事项决策权、人事安排权、财务开支权等,因而是监督的重点,也是监督的难点。从近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主要集中在违规用人、违规用权、违规决策、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及违规收受各种礼金“红包”等问题上。对“一把手”监督难是一个普遍现象,权力过度集中、监督主体缺失、监督制度不完善等是造成对“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原因。为此,习近平同志强调: “要强化监督,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要强化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是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规范其从政行为,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权思想在一些干部中间蔓延扩散,特权行为在一些社会领域时有发生。特权现象正在腐蚀党的公信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损害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要破除特权思想,规范权力行使,增强约束性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要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公权力行使,减少特权行为发生的几率。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及时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切实做到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要严于律己、不搞特权。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做严守纪律、改进作风、拒腐防变的表率。要严格遵守党规党法,自觉用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党纪国法约束甚至凌驾于党章和党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
十一、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要做到“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作为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理念和目标,既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执政党品性与品格的诠释。清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干部队伍清正,不仅对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国家政权体系的建设,而且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清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应有的本质特征。政府清正廉洁,则民心汇聚、百姓拥护; 贪污腐化,则众叛亲离,必将被人民所抛弃。清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应是清明的政治。清明政治是人民的各种正当要求、愿望、呼声、诉求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并得到正确实现; 是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能够得到充分彰显; 是各种公共权力能够在健全的法规制度约束下、在各种有效的监督下正确运行; 是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构和广大干部能够做群众表率、领风气之先、严于律己、甘于奉献、忠于职守、为官廉洁;是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百姓安居乐业。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干部清正,才能保证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同时,只有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为干部的健康成长和更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和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廉洁政治,干部清正是基础,政府清廉是关键,政治清明是核心。为此,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廉洁政治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范围、大格局中去认识和把握,依法治腐、防腐,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坚定地走法治反腐道路,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共产党人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立场和拒腐防变的坚定决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三清”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每个党员干部在严明的制度中实实在在的廉洁行为,只有人人廉洁自律,党的队伍才能干净,干部队伍才能纯洁。
十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习近平同志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方向和工作标准。只有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才能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践行“八项规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力度;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对腐败的高压态势; 坚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口,扶正祛邪; 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从省部级高官被查处的密度和速度来看,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层的反腐败力度为近30 年来最大。据中央纪委监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6400多人,比上一年增36.3%。纪检监察机关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严肃处理,2013年共查处违规问题2.4万起,处理3万多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有7600多人。中央纪委分4次对3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总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反腐倡廉的坚决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显著的成效,树立了党的权威,极大地提振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信心,提升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2013年的问卷调查显示,89%的普通干部、76.1%的专业人员、73.8%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腐败蔓延势头正在有效遏制和一定范围内遏制,比2012年分别提高1%、5.9% 和22.8%。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面对反腐倡廉全新的形势和挑战,在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把严明纪律作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的基础,把改进工作作风视为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工程,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路谋划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坚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彰显了他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判断、新思路和新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