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高校师德的伦理价值解析

近年来, 如何加强师德建设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高校师德建设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知道, 正是由于多年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辛勤耕耘, 才铸就了高校优良的学术传统和高尚的师德师风, 使高校教师这个群体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但是, 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高校教师的责任更重了, 教书育人工作的要求更高了, 对师德素质的标准更严了, 高校师德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人们的道德观念, 归根结底是由他所处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 高校师德也势必会受到社会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加拿大前驻华大使厄尔·德雷克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时说:“我感觉, 现在中国缺乏一种有支配性的公民道德行为准则”,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张建儒说: “30年来,国家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经济增长上面, 但是我们失去了我们的道德价值观”。部分高校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育人意识淡薄、敬业精神缺乏、责任心不强, 甚至治学态度浮躁、学术风气不端等问题, 影响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杨帆门”、“抄袭门”、“粗口门”等与师德有关的负面报道,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与腾讯网的联合调查显示: 30.9%的公众认为目前师德状况“较差”或“很差”, 还有42.4% 的公众认为目前师德状况仅停留在“一般”水平, 而认为“较好”或“很好”的只占24.2%。为此, 我们认为, 高校师德建设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但不少人对于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尚不够明晰, 为此, 进一步厘清高校师德的伦理意蕴, 明确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定位和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伦理价值, 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师德的伦理意蕴

所谓伦理, 是指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 称道德伦理。随着应用伦理学的兴起, 对伦理问题的反思与研究已触及当今社会的众多具体领域, 如经济伦理、科技伦理、行政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等等。高校师德的伦理意蕴一方面通过教师概念所蕴含的伦理意义彰显出来, 另一方面通过师德本身所具有的伦理意义体现出来。

“教师”这个概念在我国古代大体有如下几种界定: “师者, 叫人以道德之称也”( 《周礼·地官司外传序》) ; “师者, 所以正礼也” ( 《荀子·修身》 );“师者, 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 ;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现代更是多有对教师的赞誉之词, 如“人类灵魂工程师”、“春蚕”、“蜡烛”、“人梯”等, 这些对于教师的定义和赞美, 基本上界定了教师概念的伦理涵义。

古人云: “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一位合格的教师, 应该把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作为自觉履行的道德义务。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创造宣言》中说:“教师的成功, 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 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尤其强调师范教师的行为和品德应成为学生的楷模、世人的楷模。他曾解释道:“什么是师范? 范就是模范, 为人的榜样。”可以说, 教师概念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伦理意义, 其涵义意味着: 只要是教师, 就必须恪守师德的规范和要求, 只有遵守师德要求, 才能契合教师的本真含义。

何谓师德?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 对师德概念的解释也不尽相同。有的把师德归结为抽象的规范与准则, 认为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有的把师德看成是外在与内在的并列, 认为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以及自觉形成的与道德规范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品质和情操的总和; 有的把师德看成是教师主体的职业道德, 认为师德是指在教师个体一般道德基础上, 出于对职业热爱和理解所秉持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以及职业行为。比较而言, 更为客观科学的认识是: 师德应该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 而应当是教师道德的简称, 教师道德不仅仅单指职业道德, 还包括教师个体道德, 是教师个体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综合体, 这二者在教师身上是不可分的。

高校师德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一方面, 高校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具有塑造作用。师德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人格特征中。檀传宝教授指出: 教育劳动的特质之一是教育劳动主体和工具的统一性。所谓“主体与工具的统一性”指的是劳动者本人既是劳动者又是劳动的工具。教师用他的身体和人格作为教育工具, 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上所施下所效”的教育,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另一方面, 高校师德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教师在社会活动中, 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师德将通过人才的培养过程转换为公民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师德能丰富和充实社会公德的内涵, 对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等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一个世风不古、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 把师德建设提到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定位

从历史上看, 大学的功能经历了从古典的教书育人, 到德国洪堡提出的科学研究、创新知识, 再到后来一些美国的大学提出的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从而形成了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复合功能。现代大学的这种复合功能, 在中国大学中也前所未有地得到了实现。与此相适应, 教师的角色也从传统的“老师”发展成为“教书匠”、科研人员、“老板”等多重身份, 这种身份的复杂性既左右了教师精力的分配和工作重心的转移, 又造成了教师职业定位的摇摆不定。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 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着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网络论坛上有高校教师这样的贴子:“现在的老师, 要评职称, 要做课题, 压力很大, 做班主任四年, 没参加过一次班级活动”; 有大学生的贴子:“手里拿着手机, 耳朵里塞着耳机, 大家在讨论网游升到了多少级, 老师在上面讲他的, 我在下面做我的, 彼此互不干涉, 只要你不在课堂里做太出格的”。要改变高校师生关系中的这些畸形现象, 必须明确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定位。从本质意义上来说, 什么才是高校教师根本的任务, 其职业定位究竟是什么?

从法律文本的角度来看, 高校教师职业定位有三个根据: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二是教育部有关规章制度; 三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师德规范。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规章制度, 都明确规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热爱学生”等是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就是说, 虽然高等教育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承担着传授知识、更新知识、运用知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责任, 但都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同时,高校教育的一切活动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实施的, 所以, 高校教师在教育中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其首要任务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 只不过是“教书”的内容更加高深和广泛,“育人”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提升了。实际上, “教书育人”的深刻伦理涵义集中体现在教育的原点“育人”上。

其一, 在教书的同时, 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义务, 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 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担负着为民族复兴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责任重于泰山。教师既担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 又承载着学生的远大前程, 这都是通过“教书育人”这个神圣职责来实现的。

其二, 在教书的同时, 育人是教师法定的“道德”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对教师及其责任做了如下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由此可见, 法律上的“教师”概念也具有“教书育人”的特征。

其三, “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是育人的手段, 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虽然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是完成一定的知识传授, 但作为教师, 不仅通过知识的传授启迪学生的智慧, 而且不管他主观上是否有“育人”的意识或目的, 客观上都会把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传递给学生。世界上的任何一所学校, 既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活动, 也没有无教学活动的教育, “教书”与“育人”是一个辩证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三、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视角解析高校师德的伦理价值

价值, 从哲学角度来说, 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 是指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 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伦理价值, 是指一定的伦理行为对于主体所具有的伦理作用和道德意义。伦理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从本质意义上讲, 是社会道德关系的表现形式, 它标志着人们行为及其后果对于他人、对于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高校师德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具体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高等学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温家宝总理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靠什么? 关键靠教师, 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新时期的师德应该是师德师风和师能的完美结合。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的未来发展为目标的艰巨的创造性劳动。高校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对高校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作用, 能影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潜能释放; 高校教师崇高的政治信念对学生有很大的支持作用,能坚定学生的信仰; 高校教师积极的情感对学生有强烈的熏陶作用, 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高校教师坚毅的意志对学生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能鼓励学生磨炼意志; 高校教师高尚的行为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能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一句话, 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

其一, 引领高校学生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所有高校教师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的意义所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且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为此, 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不仅要具备一些基本品质, 如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治学的钻研精神等, 而且要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理想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的这种职业意识作为师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的。“五四”运动以后至新中国成立, 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解放事业, 正是受到当时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 如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 他们有的以教师职业作掩护, 有的开办社会学校, 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进步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没有无数接受了先进思想文化和掌握了科学知识的青年知识分子投身革命, 就没有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如果说我国现代中小学教育是“应试教育”的话, 大学教育可以说是“应聘教育”。学生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 到社会上找到施展才能的一席之地, 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最现实的目标。在实现这样一个基本目标的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学识、技能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乃至职业的选择都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 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能力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最终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态度。因此,高校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强化师德建设, 从而引领学生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

其二, 形塑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高等学校要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大学教育不仅应当注重知识的传授, 更应当重视大学生优良品质与习惯的培养, 并且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教师通过教学过程把科学文化知识、做人的道理以及自己的感受传授给学生, 靠自身的道德修养言传身教。“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也更有教育的力量。“师德, 隐含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性智慧”, 教师只有切实注重道德修养, 才可能通过言传身教, 培养出品行优良的学生。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做到凡提倡的事自己先做到, 凡禁止的事自己坚决不做, 事事以身示范, 就能获得学生的尊敬, 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早在1988年初,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出了联名倡议: “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 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说明当今世界都在考虑如何加强做人的教育, 如何使社会经济发展同道德要求和发展水平相一致, 并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优秀道德传统。孔子提出的对教师的要求, 集中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 学而不厌。只有学而不厌,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 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 是教师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职业情操最具体的写照。第三, 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 也更有教育力量。孔子身体力行, 给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教师道德典范, 成为“万世师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观点和职业态度及个人情感的表达, 就是教师的道德取向和道德判断的体现和运用。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不论制定得多么详尽合理, 也需要培养人们相应的情感气质和意志品质, 这样道德规范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叶圣陶认为,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整个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他说,“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 可以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 可以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 可以收获命运。”习惯不能靠强求,而在于“成自然”。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教师以某种固定的行为方式表现自己、要求学生、影响学生, 经过不断的重复与强化, 久而久之, 就会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成为一种习惯。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一旦形成, 并不会随着大学学业的结束而结束, 而是往往会伴随学生的一生。

其三, 助推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现代化进程, 对人才提出了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创新教育所追求的就是个性发展的和谐性与特异性的统一。所谓和谐,就是要注重德智体美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有机结合, 培养其高迈的人生信念、坚定的奋斗意志、崇高的道德品质、脱俗的审美理想、广博的文化素养和灵敏的生活技能等; 而个性发展的特异性, 就是要养成将来工作中应具备的精神品质, 包括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人格, 标新立异、破除框框的批判精神, 不拘成见、善于变通的灵活态度, 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等等。这些个性发展的具体实现, 是以师德作为基础的。高校教师自身的素质, 即德、才、学、识, 特别是其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杨振宁教授说过:“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 如卫星和火箭技术。中国最失败的地方, 是没有学会怎样把科技改变成为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办法。”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直接手段,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体验学习, 而且是体验创新、体验创造、体验成功, 进而助推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学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通过几年的大学教育, 学生说话做事、形象举止要得体与高雅, 要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困难与挫折。心理学研究表明, 决定一个人健全人格最核心的因素是乐观与自信。对于人格教育, 既要倡导我国文化传统中优秀的人格行为, 如同情、勇气、责任、毅力等, 又应该加强诚信、独立、自律、敬业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 这是当代大学生跨入社会待人处世、适应挑战的重要素质。由于教师这个职业具有“示范性”特点, 学生很容易把教师作为效仿的对象。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总是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能冷静客观地处理问题, 克制生活中、工作中的不愉快情绪, 绝不指责、迁怒于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这种乐观的情绪能感染学生, 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状态, 去面对就业、深造、情感等一系列人生课题。

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师德的伦理价值功能。从制度层面来看, 要不断创新教师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评价等制度, 发挥制度的他律作用; 从实践层面来看, 要以人为本, 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 发挥自律机制作用, 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内心信念。总之, 高校师德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 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高校必须抓住教师职业的伦理定位, 制定契合时代特点的师德建设规范, 激励良好的师德行为, 发挥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让师德成为教师的生命选择。惟其如此, 建设具有良好师德的高校教师队伍, 服务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才大有可为、大有希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