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新时期加强与改进高校党校建设的理论思考

高校党校作为全国党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从创建至今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事业中发挥了“阵地”与“熔炉”的重要作用。在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高校党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紧密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因势而动,顺势而谋,加强与改进高校党校的建设,拓展优化功能,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是党校在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履行好职能,发挥好作用,做到有为而有位的关键。

一、高校党校建设的历史考察

“党校”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学校,其伴随着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产生而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25年党的四大决议,第一所中央党校的成立是我党1933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其间由于长征曾有中断,1935年红军长征达到陕北后恢复并正式改名中央党校。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执政与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立了省、地、县各级构成的党校教育体系。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后,各级党校得以迅速恢复并进入规范化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其建设,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在各级党委与党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将党校建成了培训党员干部,学习宣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阵地,建成了党治国理政、决策咨询的智库。

高校党校的产生及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由我国高等教育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及其发展的历程决定的。“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文革”造成的影响及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潮的涌入,高校党的建设与领导跟进滞后,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致使高校出现了思想混乱与信仰危机,以至于89年的学潮造成了全国性的动乱。党中央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必须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强化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于是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要求高校成立党校,自此高校党校由创建初期所确定的业余转为正式,纷纷建立了党校,开辟了在思想政治上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新阵地,成为高校党校发展的里程碑。

高校党校自诞生以来,作为特殊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党校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已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子系统,发挥着对广大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职能,成为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对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机构撤并、编制压缩等原因致使高校党校在机构设置上长期处于挂靠或合署办公的境地,在高校扩招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境下,政策指导、条件保障与人员配置等制约高校党校发展的因素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制约了高校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在此形势下,要使高校党校更好担负起职能、发挥好作用,就必须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与改进高校党校建设,这事关党的自身建设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二、新时期加强与改进高校党校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适应党建工作新的要求,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使命。党坚强有力,并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为更好地应对新时期党所面临的风险与考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八大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建设。高校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若能在发挥好培训、学习宣传阵地功能的同时,通过加强与改进自身建设,进而具备研究高校党建工作的能力,就能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对高校党建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探寻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规律与途径,成为高校党委的智库,在高校党委决策部署中发挥好参谋与助手作用,服务党委在推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从而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有利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从高校党校的功能定位来看,在宣传、德育与研究三大功能中,其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德育功能是核心功能。培训的内容集中围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进行,这将使高校广大师生通过党校培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与认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然而,高校党校德育培训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其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其培训吸引力、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不断增强,唯此方能使高校党校真正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阵地。由此可见,加强与改进高校党校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对高校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化解“信仰危机”,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处于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前沿,对社会思想和文化建设起着传播与引领作用。高校党校的特殊性显著地表现在由青年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构成的培训对象上,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使命,承担着教授专业技术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能,教师的言行示范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深刻。身处高校的青年学生思想思维活跃,处于人格塑造与理想信念定型的关键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至关重要。在高校学习宣传中国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高校党校应该发挥主阵地与排头兵的作用,将所承担的德育工作抓实抓细,让德育和才育工作能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并驾齐驱,没有偏废,从而实现造就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新时期高校党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重视程度有所削弱。高校党校在机构上属于党委的职能部门,与地方党校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其为“校中之校”的特点,其功能、作用与定位容易被“主业”冲淡。绝大多数高校党委书记、副书记出任党校的校长,但基本上处于挂名的状态,对党校工作关心重视不够,没有从应有的高度研究部署党校的工作,使党校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境地。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对高校党校的工作没有具体的要求与指导意见,考核指导尚未有效开展,规定中一般都是“各高校结合实际,抓好党校的发展与建设”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导致高校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办学大都处于维持应付的状态,党校工作者个人发展的空间有限,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未能得以充分激发。

(二)功能定位过于局限。2015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及2008 年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都对新时期党校功能内涵作了发挥“五个作用”的概括与凝练。从理论与实践看,高校党校目前基本发挥了“培训阵地”与“党性锻炼熔炉”作用,而理论武装、理论创新、推动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的作用尚未得到较好的发挥。从全国高校党校运行的现状来看,作为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知识和理论的主阵地,增强广大师生党性锻炼的大熔炉,高校党校存在功能定位视域狭隘和功能定位缺乏系统性的缺陷。具体而言,主要存在重党的知识传授、轻德育功能,重党的理论宣传、轻教化功能,重培训功能、轻科研咨询服务功能等问题。如对此视而不见,进行功能的拓展与优化,高校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就难以获得突破。

(三)管理运行体制束缚。在机构设置与管理运行机制上,高校党校存在的问题形象地说就是“虎头蛇尾”。领导配置级别很高,但均是落在文件与纸上,而抓实际工作的要么是等着退休的老同志、要么是经验与能力不足的年轻教师,队伍建设与功能定位不相称。此外,经过多次机构改革的撤并与压缩,就云南高校党校来看,近90%为挂靠或合署办公,挂靠组织部的较多,少部分高校挂靠宣传部。由于高校组织、宣传部门的工作任务繁重且人手不足,对党校工作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加强与改进高校党校建设就无从谈起。就发展外部环境而言,没有强有力的上级领导组织,很多地方没有成立高校党校研究会等组织,缺乏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高校党校建设处于闭门造车、各自为战的状态之中,重复建设、资源整合共享不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四)工作保障条件不足。与中央及地方党校不同的是高校党校没有独立建制、没有独立的经费与场地、没有专职的领导机构与师资队伍,工作人员配置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高校党校处于从属状态。以云南高校党校为例,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近70%的高校无独立办公经费预算,90%的无专用教学场地,无独立办公地点的比例达63%。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不能由党校工作者独立管理使用,而由挂靠单位负责人审批。这种状况不但影响党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还束缚了党校人员主动向学校争取经费支持的主动性。没有专人从事此项工作、人员编制太少与经费严重不足成了制约高校党校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四、新时期加强与改进高校党校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国家各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党委要结合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从事关党的事业全局与党的自身建设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与改进高校党校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各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宏观上进行规划指导,成立相关工作机构,制定出台有关政策。高校党委要切实将党校置于同组织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相同的地位抓好党校的工作,党委书记、副书记等党委领导要按照要求兼任党校校长、副校长,履行好职责,研究谋划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带头为党校各种培训班上党课,形成党员校领导定期为党校上课的机制。要在研究部署学校党建工作时将党校工作列为重要内容,明确工作任务,强化目标考核,立足于高校党校地位、功能、作用与建设发展状况相匹配适应,切实加强对党校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科学定位,优化功能。高校党校作为设置在高校内的“校中校”,在发展建设上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束缚。在定位上,要立足于服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党性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突出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在功能上,要着眼于发挥好宣传、培训与研究三大功能进行拓展与优化。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好阵地作用,强化宣传功能。在培训功能上,要在继续开展好大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保障党员发展质量的同时,加强对领导干部与教师党员的培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与教师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结合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党校要适时设立课题,组织人员进行研究,为党委创新党建工作,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发挥智囊作用。

(三)理顺体制,配强力量。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党校挂靠党委组织部,在高校党建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人少事多的组织部门已处在超负荷运转状态,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难以在党校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党校工作就只能处于维持状态。因此,有条件的高校要尽可能独立设置党校,改变挂靠或合署办公的从属状态。没有条件独立设置的高校,要根据党校工作需要,给挂靠部门增加干部与工作人员编制。要切实改变党校工作没有人抓或抓不到位的问题,还必须完善党校的机构设置,如成立党校的办公室,配备常务副校长、办公室主任及必需的工作人员,以解决体制束缚与人员不足的困难。

(四)加大投入,保障到位。高校党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费、人员及硬件条件的保障。党校既是学校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又是一个教学单位,在经费投入和教学保障方面,应享有与其它部门同等的待遇,甚至给予倾斜。在新时期有效推进高校党校的建设,高校党政领导要在经费与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在经费上,要独立预算党校经费,从党校办公经费、培训经费、科研经费等方面进行预算,并划拨专项经费来解决教学设备、教材建设、科研项目、图书资料的问题,以保证党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要对党校的信息化建设给予充分的保障,包括党课课件的开发与制作,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等。在硬件条件上,要为党校办学提供必要的办公与教学条件,配备独立的办公室,提供一定数量的专用教室用于教学与讨论,配置计算机、投影、音响等教学设备。

(五)注重内涵,规范建设。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向大众化发展,高校党校的教育规模也随之扩大。推进高校党校科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好其“阵地”和“熔炉”作用,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4]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要求,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党校的发展方向, 树立以学员为本的理念,做到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学员,用丰富的形式吸引学员,全面提高学员素质和能力。要统筹协调,抓好硬件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科研建设和网络化建设。做到教学理念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学内容上突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教学形式上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教学管理上注重科学规范,教学改革上要努力推动将校级党课纳入选修课体系,编写满足学员需求、体现高校特色的党课教材。总而言之,要始终抓住内涵建设这个根本,推进高校党校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构建高校党校建设和发展的新常态,从而打造名副其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阵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